第九十二章 秋收守粮难[第1页/共3页]
“娘,昨儿个大海哥他们家已经拿来了一大盆肉,今儿个又拿了这么多,咱这承他们的情也太多了,咋还得起啊。”李大娘的大儿子李土生,有些难堪。不知不觉的,怕是他们一家子都还不上了。
唐大爷接过银子,放在嘴里咬了口,就着篝火,一个个地摩挲着十个铜板。老半晌,紧紧地握着银子,点点头。“对的,六十文整的。”接过唐大海手里的两只野鸭子,行动仓促地走了。
李大娘推着,每次都得来上那么一回。
“那行,只要收就行,我还觉得你大娘蒙我的呢。这三只是母的,你瞧瞧是不?”唐大爷将一只手里的三只递给唐大海。
“传闻唐大海家收野鸭子呢,母的野鸭子20文一只呢。晚点吃完饭将家里捉到的几只野鸭子拿去唐大海看看,也不晓得是不是真的。”
“大海,这野鸭子还收的吗?”走了几步,想到甚么,又转头来问。
只李大娘带着三个儿子围着矮木桌子,三个媳妇围在一起随便地找个地儿做下,捧着粥碗,张嘴喝起来。这粥薄,没几口便下了肚。一肚子的水。
夏竹仗着人小,童言无忌,一贯随便惯了。“李婆婆,要不我捧归去跟娘说,李婆婆不肯帮咱赶鸭子了,让娘明儿个不要烧了?”
李大娘拿出一叠饼,固然一个个都不大,但是却有好多!“嬷嬷,这是用小麦粉做的吧?好香哦!”李大娘的大孙女夏风,看着一个个精美的面饼,咽了咽口水。
唐大爷盘算主张让自家的儿子孙子多抓些野鸭子来,公的野鸭子上卖拿到镇上卖。这野鸭子在镇上一贯没啥人要,肉少又有腥味儿。特别是这个季候,拿个网,虽说一群群地不好找,但是网个几个还是有的。
春兰将瓦罐子放在矮桌子上。“李婆婆,我娘说累了你们一天了,就一点吃的,不算啥的。没有你们,咱家能够本年可就吃不上饭了。”
小来福喝得巴巴响,水生媳妇拿着碗,直让她慢点儿喝。说着,又忍不住红了眼眶。
“你别客气了,咱都自家人,不兴这些!我这不带了几只野鸭子来,你大娘听人说,你家收野鸭子,这不非得让我来瞧瞧!”他倒没说,这粥还没吃上一口,便被他家婆娘给赶了出来,手里塞了5只野鸭子。
“你这小丫头,尽会埋汰我这个老婆子。”倒也没再推让。李大娘晓得自家日日清汤寡水的,日子久了,怕是都撑不住,要迟误秋收了。
“呼,爹,这一天下来真是累得够呛,幸亏有李婆婆家的帮手赶着,不然就凭咱家这些人还真是保不住这些稻子啊。
李大娘翻开罐子,“嬷嬷,是甚么,仿佛哦,那是肉香!”
田里渐渐地传着唐大海家的收野鸭子。
“真的吗,我如何不晓得啊,五只野鸭子就能换上1两银子了。是不是真的啊?”
李大娘拿起放在地上的篮子。“呀,如何这很多……”端出一大盆的红烧肉,满满铛铛的,另有两块肉掉在篮子里了,想来是夏竹走路的时候不谨慎,晃出来的。
这才方才开端守麦子,怕是还得守上几日。吕氏日日炖着猪肉,想给家人都补补,这晒得是又黑又瘦了,连俩个闺女都是。
“大爷,你说的还会有错?”唐大海从夏竹的荷包里拿出半两银子,又数了十文钱,递给唐大爷。
春兰接过篮子。“让你小妹提篮子吧,你捧这个瓦罐子吧,这内里是大骨头汤,有些烫手,你谨慎着点儿。”吕氏自从第一天自个儿送去后,今后都是让春兰带着夏竹送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