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武侯治蜀[第5页/共11页]
可惜这并不能申明甚么。没错,刘禅或许是庸人(实在一定),孙皓倒是暴君。在他的可骇统治下,吴国群众朝不保夕,大家自危。至于他在司马炎那边的表示,则与其说是骨气,不如说是张狂,因为他张狂惯了。[27]
两种解释,都有事理。[6]
但,刘备和诸葛亮也有解不开的活结。
不受欢迎的成果是大开杀戒,血腥弹压的成果则是四周皆反,孙策本身也被仇家所刺。这位“小霸王”终究认识到,不窜改政策微风格,政权就保不住。[32]
曹操身边的士族和名流比其他军阀多,也不奇特。因为在曹丕代汉之前,曹魏与大汉并无区隔。是以,即便去了许都,也不即是投奔曹操;即便投奔曹操,也不即是断念塌地;即便断念塌地,也不即是一条道走到黑。
是以,如果孙权也像刘备和诸葛亮那样,对峙“以我为主,厥后居上”的构造线路,那么,他们只会比蜀汉灭亡得更早。要晓得,赤壁之战今后,曹魏但是一向把东吴看作头号仇敌,频频出兵征讨孙权的。
刘备能放心吗?
这是益州个人对蜀汉当局的公开叫板,谯周却并没有遭到任那边罚,他的谈吐也广为传播。谶语在东汉是有市场的(请参看本中华史第九卷《两汉两罗马》),刘禅投降后,人们更是公认谯周一语成谶,测算神准。
甚么叫政治?这就是。
孙权建立的东吴政权是三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蜀汉亡于公元263年,曹魏亡于公元265年,孙吴则亡于公元280年,比曹魏晚了十五年,比蜀汉晚了十七年。
所谓疲弊,实在就是强大。但是越是强大,就越要昂扬图强。以弱为强,犹可自保。如不主动打击,就只要坐以待毙。以是,刘备要攻汉中,关羽要围襄樊,诸葛亮也要出祁山。这是他们的一贯目标。[13]
这是曹丕的胜利,也是曹操的失利;是曹丕的笑剧,也是曹操的悲剧。作为一个“非士族”的“法家寒族之政权”,一旦窜改性子,曹魏另有存在的代价和意义吗?
陆逊和顾雍是本土士族的代表,既代表江东四大师族(虞、魏、顾、陆),也代表吴郡四大师族(顾、陆、朱、张)。陆逊和顾雍出将入相后,仕进的四大师族后辈多如过江之鲫,数以千计。淮泗将领和逃亡北士以及他们的后辈则被边沿化,渐渐淡出乃至退出了东吴政权。
实际上,正如蜀汉内部有三股权势(荆州个人、东州个人、益州个人),东吴政权也有三大派系,这就是淮泗将领、逃亡北士和江东士族。此中,淮泗将领是孙坚和孙策的旧部,逃亡北士则是避乱江东的北方士人。
是。
究竟上,刘备要托支出去的不但是儿子,更有他一手建立的蜀汉政权。可惜这个政权却危急四伏,既有内忧又有内乱。内乱无庸置疑,当然是曹魏和孙吴,何况他们正相互勾搭。那么,内忧又是甚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