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 > 第2章 魏武挥鞭

第2章 魏武挥鞭[第9页/共11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曹操又改口说:还能够支撑半年。

贾诩说:好办得很,投奔曹操。

曹操踌躇了。

究竟上战役停止得非常艰巨。建安五年(200)仲春,袁绍军至黎阳,兵分两路进犯白马和延津。此战虽以曹操得胜告终,但曹操深知本身的气力不如袁绍,是以放弃白马和延津,全军退回官渡,以避其锋芒。

但是胜利以后的王允也犯了跟董卓不异的弊端,那就是大开杀戒,连累无辜,大学者蔡邕也被诛杀。传闻,杀蔡邕时,很多人表示反对。王允却说,当年孝武天子没把司马迁杀了,成果留下一部诽谤之书。现在国运式微,岂能让一个奸人拿着笔站在年幼的天子身边?[5]

接着,曹操引经据典经验袁绍:想当年,高天子册封跟他有过节的雍齿为侯,就安宁了全部朝廷和天下,这故事大将军莫非忘了吗?

曹操笑了:捆绑老虎,能不紧吗?

题目在于郭嘉又说,明公提宝剑而兴义兵,为的是除暴安良,靠的是推心置腹。即便如此,也还怕招不来天下豪杰。现在刘备这个豪杰走投无路,前来投奔明公,明公却把他杀了,那么,另有谁会情愿跟随明公允定天下呢?以一人之患,绝四海之望,这可得想清楚了。

看来,袁绍个人几近从一开端就境地不高。相反,曹操这边则不但有毛玠的“奉天子以令不臣”,另有荀彧的三纲领领:奉主上以从民望,秉至公以服雄杰,扶弘义乃至漂亮。荀彧说,有此大顺、大略和大德,就堂堂正正,气壮江山,无往而不堪。[15]

曹操收罗郭嘉的定见,郭嘉的观点跟程昱一样:刘备绝非池中物,其谋未可测也。前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必须早做安排。

这话真是如雷贯耳。何况曹操还说“本初(袁绍)之徒,不够数也”,刘备当场吓得掉了餐刀和筷子。[36]

或许,郭嘉的主张是囚禁。[30]

但是袁绍、刘表、陶谦、孔融等人,却都以为刘备是豪杰。徐州牧陶谦临死前以州相托,刘备不敢当,建议让给袁术。孔融却说,袁公路他们家的“四世三公”早就是死人(冢中枯骨),何必介怀?[35]

是以荀彧说:曹公呀曹公,成败在此一举![45]

曹袁之别,即在于此。

袁绍这才不闹了。实在袁绍不在朝中,号令也出不了辖区的范围,当大将军并没有本色性意义。何况这职位是曹操让出来的,并没有面子,只能徒然让人嘲笑。

厥后刘备的叛逃,则被解释为与此相干。传闻,当时车骑将军董承宣称亲受献帝藏在衣带里的圣旨,暗害策动政变毁灭曹操。刘备跟曹操吃了那顿饭今后,也主动与董承联络。是以一到下邳,便公开举起反曹大旗。

策划此次背叛行动的,是贾诩。[22]

因而曹操又一本端庄给袁绍回了一封信。信中说,当今天下土崩崩溃,豪杰豪杰接踵并起,君臣将相既分歧心也分歧德,正所谓“高低相疑之秋”。这时,作为帝国的在朝者,即便抱以最坦诚的心态,恐怕也难取信于人。如果还要杀他一个两个,岂不弄得大家自危?

曹操答:起码还能支撑一年。

同时被缉获的,另有战役期间朝臣和部将私通袁绍的手札,曹操把它们十足付之一炬。曹操的解释是:阿谁时候袁绍确切强大,我曹操尚且不能自保,何况大师!成果,冀州各郡纷繁举城降曹。[51]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