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一枕山河 > 1.江南旱

1.江南旱[第1页/共4页]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只栖在枝头的黑鸟被树下的人声惊扰,不悦的啼叫了一声,双翼一剪破开晨雾,穿太高大的古槐,超出一重重深院,飞入了一处僻远的静地。

山鸟蓦地吓了一大跳,乍着翅惊飞而起,才发明池畔另有一个老者。

真人沉默很久,应了一句是。

白叟慢条斯理的回道,“北辰何必过忧,他学艺多年,足有自保之能。”

白叟端倪无波,不为所动,“出世如入道,不遇艰险,何见本心?传我令喻,两年内苏璇不准回山,本门弟子也不成与之结伴而行。”

琅琊王封于沂州,自晋代以来,阮氏一族就是本地最大的世家,出过量位卿相,名流雅士无数。名誉之高,家世之华,路人村夫尽知。

中间一个年长的流民抱着粮碗随在几个火伴后行过来,闻声嘲笑,“夯货,琅琊王的车队都想抢,转头城内锐卒尽出,将你砍成十八截,恰好煮来吃。”

苏璇做不到吃人肉,又不想成为饿殍,唯有设法进入面前的荆州城,不然正阳宫的弟子学剑十余载,却饿死于官道之侧,先代师祖都会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

“你当车轿里就是琅琊王?蠢货,那些朱紫都不能擅离封地。”年长的流民嘬了下牙花,“情愿停下来放粮,八成是阮家老太婆,她是慈悲,侍兵可不手软,不等靠近就是七八个透明洞穴,想死才往前凑。”

山颠的古槐随风而动,白叟持着长竿,语声澹泊,“三月初六,宜破土、祭奠、祈福、出行。是个好日子,你清算承担下山去吧。”

旱情初起之时,谁也没想到会连绵如此深远。江南一地从去岁秋末开端少雨,翻年后更加严峻,接连数月粒雨不降,空中绽满纵横的裂纹,水沟枯干,禾稼焦萎,更可骇的是大旱激发了蝗灾,遮天蔽日的飞蝗压顶而来,如云翳蔽空,白日昏沉如暮。

天都峰由十余座群峰攒簇而成,巍峨雄峻,风景奇绝,是众口相传的灵山。山顶的正阳宫大殿内供奉着玄门至高的三清祖师,殿外的铜炉升腾起苍青的烟雾,好像尘凡纷繁的欲望,长年不熄。

北辰真人顿了一顿,还待再说,白叟摇点头,“你也看得出来,那孩子天份太高,心志又强,将来一定是正阳宫所能庇荫。”

层层保护环抱的车队中,一辆华贵高雅的马车内有人低低的说了几句,车轿旁的侍兵队长一声号令,流民欣喜的发明车队停了下来。

青壮流民惧了,嘴上还是不平,“谁说必然是琅琊王,流民这么多,他不在琅琊呆着,往荆州跑做甚么。”

开阔的荆州官道连树都被砍光了,四周一片赤土,飞蝗腾起一阵黑雾,散开后又是灼亮的骄阳,路边躺满了衣衫褴褛的流民,面上带着绝望的灰黄,瘦骨支离,如同活着的骷髅。

中年道人对老者施了一礼,孔殷的扣问,“师父,您让苏璇当即下山?”

年长的流民满头黄汗,挥着袖子拭了一把,“没见地的东西,琅琊王的长女当年许配给柯太傅的公子,远嫁荆州,在城内摆了一个月的流水席。可惜她肚皮不争气,嫁过来几年一向无所出,不久前才得了一子,这队必是来探亲的。”

北辰真人身后的青年上前一礼,恭声道,“师祖胸藏丘壑,自有计算,不过可否容师弟暂缓几日解缆?”

青壮流民见他讲得有鼻子有眼,顿时哑了。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