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灵帝是个大孝子[第1页/共2页]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吕强身为寺人,却刚正不阿,出淤泥不染,吕强再次建议灵帝:一,惩办败北,唤回民气,使黄巾军成为无根之木,落空百姓的拥戴,二,改弦易辙,消弭党禁,唤回党心,让政权规复活机,毫不能让党人士人倒向黄巾一边。
被官府压榨剥削视作鱼肉的小民,被看作毫无抵挡才气荏弱如水的小民,一旦逼入绝境,必将汇成洪涛,掀起巨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管是灵帝还是十常侍,又或者各地文武军卒,谁都没有想到,这场悄无声气的巨浪,一旦涌来,竟是如此骇人。
张角振臂一呼,冀州百姓,第一时候,就纷繁拿起锄头棍棒掀起了这股汹汹如火的燎原盛举,他们杀官夺城,焚毁官府县衙,抢钱抢粮,声浪如山呼海啸,不到半月,天下各地,接连呼应,各地义兵如火如荼,一起横扫,势如破竹,义兵滚雪球一样,越聚越多,力量也日趋暴涨,那些整日养尊处优的官吏军卒们,淬不及防之下,一下子就被打懵了!
连续数日,灵帝彻夜不眠,各处机构也是灯火透明,就连十常侍这些蛀虫们,也聚在一起,苦思对策。
灵帝堆积文武,召开御前动员集会,参议良策,北地太守皇甫嵩,直言利弊,第一个出列劝谏,皇甫嵩直戳关键,劝说灵帝消弭党禁,完整肃除以十常侍为首的寺人之流。
固然灵帝昏庸,却也透着几丝夺目,十常侍是他的‘父母’,他舍不得对他们挥动屠刀。
就算勾通黄巾军的事情东窗事发,灵帝晓得封谞张让等人私通*马,元*、义等人想要扳倒朝廷,灵帝还是没有对十常侍痛下杀手,不得不说,灵帝对张让赵忠等人,没有白称他们为父母,还真是尽了儿子应有的孝道。
冀州在洛阳的火线,张角搅动冀州,就是为了让汉廷火线吃紧;颍川卡在洛阳的正火线,波才横行,兵锋汹汹,使汉廷火线受困;而宛城的张曼成与波才遥相照应,堵截了洛阳往南的通道,前后夹攻,洛阳势如危卵。
这个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再次给灵帝出谋献策的竟然是个寺人,一个勇于直言劝谏,敢冒灵帝之大不韪,冒十常侍之大不韪,勇于挺身而出一心救国的人,他就是中常侍——吕强!
张让是灵帝的父亲,赵忠是灵帝的母亲,灵帝固然神态腐败,还是折中了一下,只承诺拔除党禁,重用士人,身为天底下最大的贪污者,对赃官贪吏,灵帝还是挑选了放纵!
张角兄弟三人以冀州为主疆场,连夺广宗巨鹿等地,兵马数十万,粮草足备,阵容浩大,大有大力中原,跟灵帝叫板之势。
昔日昏庸只顾小我吃苦的灵帝,出奇的端庄了起来!
但是,十常侍贼心不死,固然让步了一步,背后顿时收集谗谄吕强的罪证,吕强被逼他杀,财产全数充公,以后中隐士张钧再次直言觐见,陈述十常侍的罪证,要求严惩十常侍,灵帝还是不忍,张钧随即被挟恨在心的十常侍扳倒。
只可惜,再完美的定夺,一旦上面的人各怀私心相互架空排挤,也会功亏一篑。
洛阳一日数惊,朝廷一日数惊,灵帝也是一日数惊,全部洛阳完整覆盖在惶惑不安的惊骇当中!
别的,东郡的卜已,汝南陈国的彭脱等人,也全都紧跟张角的旗幡,各自节制一方,成了让汉廷王朝顾忌头疼的一方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