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1页/共4页]
【注释】
致诸弟・明师良朋谦虚就教
余自十月月朔路记日课,念念欲改过改过;思畴前与小珊有隙,实是一朝之忿,不近情面,即欲登门赔罪。刚好初九日小珊来拜寿,是夜余即至小珊家久谈。十三日与岱云合队,请小珊用饭,今后欢笑如初,前隙盖释矣。近事大略如此,容再读书。国藩手具。(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盖人不读书则已,亦既自名曰读书人,则必处置于《大学》。《大学》之纲拥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昔卖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毫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夸,亦只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不谓之明理有效之人也?朝廷以制艺取士,亦谓其能代圣贤立言,必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能够居官莅民,整躬率物也。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则虽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人之道?关茫然不讲,朝廷用此等人作官,与用牧猪奴作官,何故异哉?
吾友吴竹如格物工夫颇深,一事一物,皆求其理。倭艮峰先生则诚意工夫极严,每日有日课册。一日当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书皆楷字。三月则订一本,自乙未年起,今三十本矣。尽其慎独之严,虽妄念偶动,必立即克治,而著之于书,故所卖之书,句句皆切身之要药。兹将艮峰先生日课,钞三叶付归,与诸弟看。
十月廿一,接九弟在长沙所发信,内途中日记六页,外药子一包。廿二接玄月初二日家书,欣悉以慰。
萧辛五先生处寄信,不识靠得住否?龙翰臣父子,已于十一月月朔日到;布匹线索,俱已照单收到,惟茶叶尚在黄恕皆处。恕皆有信与男,本月可到也。男妇及孙男女等皆安然,余详于弟书,谨禀。(道光二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
同亲的京官还是那些。郑莘田给谏服阙来都城。梅霖抱病势严峻,非常可虑。黎樾乔老前辈那边,父亲没有去告别,儿子已代为请安。广东的事,四月十八日得捷报,现将抄报寄回。
【译文】
禀父母・痛改前非自我检验
自九弟出京后,余无日不忧愁,诚恐门路变故多端,难以臆揣。及读来书,果不出吾所料,千辛万苦,始得到家,幸哉幸哉!郑伴之下不敷恃,余早已知之矣。郁滋堂如此之好,余实不堪感激!在长沙时,曾未道及彭山屺。何也?
余之良朋,如倭艮峰之瑟(亻间)3,令人对之寂然。吴竹如窦兰泉之精义,一言一事,必求至是。吴子序邵慧西之谈经,沉思有辨。何子贞之谈字,其精美处,无一分歧,其谈诗尤最符契4。子贞深喜吾诗,故吾自十月来,已作诗十八首,兹抄二叶付回,与诸弟阅。冯树堂陈岱云之发愤,汲汲不逞,亦良朋也。镜海先生,吾虽何尝执贽5请业,而心已师之矣。
甲三于四月下旬能行走,不须搀扶,尚未能言,无乳可食,每日一粥两饭。家妇身材亦好,已有兰梦之喜,婢仆皆仍旧。
1隙:嫌隙。
耳鸣克日稍好了些,但略微劳累一点便又响起来了。每天除应酬外,不能不略为本身勤奋,虽想节劳,实在难以再节了。手谕训示儿子节劳,节欲,节饮食,我一定时候服膺遵循。
父亲大人万福金安。自从闰三月十四日,在都城城门拜送父亲回家,厥后共接到家书五封。蒲月十五日,父亲到长沙发信,内里有四弟的信,六弟的文章五首。恭谨地得知祖父母大人身材安康强健,家里长幼都安然,诸位弟弟昂扬读书,并且欢畅的晓得父亲离京后一起顺畅,从都城到省会,只用了三十多天,真是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