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归期(2)[第3页/共3页]
东瑗和盛夫人站在元阳阁门口驱逐,是个穿戴绛紫色各处金通袖绫袄的四旬妇人,白净肌肤,圆脸杏目,笑起来脸颊有个小小酒涡,让她看上去很慈悲。
说着,又忍不住落泪。
元昌五年腊月初八,又是一年的腊八节。早上方才吃过腊八粥,就传闻萧太傅要求致仕。他的翅膀纷繁要求罢官。
韩大太太见盛夫人也是一派的和蔼,跟薛家一样不拿乔,内心也很欣喜。
元昌帝晓得民气摆荡,再降圣旨,将请辞的官员全数官升一级,加俸两成,承诺毫不秋后算账。
韩大太太在盛家吃了午餐,陪盛夫人说了半下午的话,才回了镇显侯府。
这期间,整整九个月,只要盛修颐晓得他经历了些甚么。
老夫人身边的绿浮跟着服侍。
东瑗和盛夫人也筹办好驱逐盛修颐。
一旁的大丫环们忙劝,递帕子给韩大太太。
提起在盛家的东瑗,老侯爷也叹了口气:“倘若我们家落败,瑗姐儿断了依托,才真正随盛家拿捏。只是我们家赢了,盛文晖就算恨瑗姐儿,亦要恭敬我们几分,大要上不敢难堪她。”
盛昌侯的三子盛修沐有万夫不当之勇,护住了元昌帝,活捉了萧太傅。
朝中的文武将,一下子就免了将近一半的人。朝廷刹时就瘫痪了。
而在此次动乱中,太后娘娘惊吓过分。还被砍伤了腿,今后昏昏沉沉的,有些神态不清。
韩大太太道:“薛家老祖宗留得诚,那边住得也便宜,多谢夫人的美意了。”又道“我们安庆府的端方。不能在外人家过年,以是近几日在清算宅子,趁年前搬出来。倘若夫人和瑗姐儿不嫌弃舍间粗陋,他日去坐坐。”
东瑗想着,就忙道好。
薛老侯爷微顿,半晌后才道:“举贤不避亲仇,俯仰无愧六合,对得起江山社稷,百姓百姓,足矣!”
她出阁的时候,韩家未曾来人,她也没有抱怨过。毕竟她只是个外甥女。
盛夫人传闻韩家两位少爷皆落第,现在住在镇显侯府等着春闱,就道:“舅母带着两个表少爷,也到我们府里住住。”
盛夫人有些吃惊,看着东瑗。
盛夫人也晓得韩家的事,明白她们娘们是多年未见的,东瑗又长得像她的母亲,韩大太太动情是道理当中,就道:“那里话?舅母来瞧阿瑗,我内心喜好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