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姨夫一家人(一)[第2页/共3页]
夏大官人道:“你这孩子,真是读书读傻了。你爹也是的,一点儿都不焦急抱孙子么?不过不要紧。姨夫给你说一门亲,保管你对劲。”
程祁瞪大了眼睛,看着面前的一台黑乎乎,缠绕着很多胶带与铜管的粗笨家伙:“这是个电动机?”
“最多也只要一千个!”
“当然了,我们试过了,加上一个杠杆,便能够轻而易举地把四个车轴抬升起来——如果设想一个滑轮组的话,完整便能够替代蒸汽机了!”夏拙行满脸的高傲:“如果能够再大一点的话,那么用作火车头也是没有题目的!”
他摸了摸双胞胎兄弟俩的脑袋:“没事!愚思姐那边交给我。你们就好好地改进,将来你们必然会搞出全大宋最好的电动机!”
“今后伤害的事情还是少做,家里人吃不消。你妈担惊受怕的,瘦了,也掉了很多头发。你是家里的独子,要多为父母着想。”
“你看着啊,必定没见过。”
程祁走畴昔,猎奇地摸摸这个看上去傻大粗黑的玩意儿:“它如何供能的?电源在那里?”
两兄弟吵了起来,程祁感到哭笑不得:这个做工的效力也太低了吧!遵循他们的说法,即便是只用999个干电池,估计都需求专门一节车厢来堆放。
“身材规复的还不错吧?”
夏大官人固然不姓西门,但他少年时生的一副好皮郛,是湖州府驰名的浪荡文士——自古文人不风骚,还叫文人吗?没少干拈花惹少,祸害良家妇女的事情。担当家业以后,收敛了多少年,但因为正室祝芼芼(就是祝蕤的四妹,程祁的四姨)只生了一个女儿,便以此为借口又开端不循分。他的那一对宝贝儿子便是一名外室所生,不过因为祝家也是人丁畅旺的大师大族,夏大官人也不敢做得过分度把外室带回家,只是在儿子们出世后把儿子带返来,别的在乌程县里给阿谁女人买一个宅子安设着。
“我看是起码几千个。”
程祁想起来,他的这位小姨夫姓夏,名俪。祖上在大宋天子封建南海的时候出海博一个繁华功名。厥后衣锦回籍,到了夏俪的祖父的时候已经成了乌程县驰名的富豪。夏俪少年肄业,还小有文名。但科运不顺,中年时捐了个没有调派的散官,用程祁阿谁天下的话说叫做“弄个红顶子”。现在的夏大官人做的事水陆船埠的来往买卖,属于后代所说的物风行业,在姑苏和杭州都有好几十个堆栈的买卖。
程祁这才认识到,本来即便是在这个时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还是一句深切民气的鄙谚啊。
没想到两兄弟一下子却都冲动了起来:“表哥……只要你说好就行了。你是家里的读书种子,你说了好,我姐她就不会再说我们不务正业了。”
“是啊,姐姐见面就说我们不读书,将来没出息。表哥,只要你说我们这个是有效的,今后姐姐就不会再说我们了。”
程祁离了书房想要去寻本身母亲,找了个端茶的丫环问清了门路,正在那九曲十八弯的回廊里转来转去,几乎就要迷路的时候,却撞上了夏家兄弟俩。他俩一见到表哥当即就亲热了起来:“表哥,你来得恰好,我们刚好捣鼓出来一个成心机的玩意儿想找人看看呢。”
也不晓得如何回事,程祁现在就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毫不踌躇地站起来道:“姨夫,说亲这事儿我还是感觉言之尚早,外甥这几年还是想用心读书,等立业以后再谈立室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