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北上(一)[第1页/共2页]
车站月台上,吴礼伟与抚子提着行李,程祁与父亲和家人坐着最后的告别。表姐夫一家也赶来送他――真是的,表姐都这么大人了,竟然还会哭鼻子。
一品豆腐、葱烧海参、糖酥里脊、糖醋鲤鱼、红烧大虾、香酥鸡、干锅鸭……水牌上挂着一溜的菜名,跑堂的把他们带到一张空着的靠窗的桌边:“两位小郎君要来点甚么?都是正宗的鲁菜,两位是江南的文士吧,可该尝尝正宗的孔府菜,那是孔夫子都吃过的。”
上车了以后,统统都有吴礼伟去卖力安排,他打了热水,冲了一杯嘉苏,看着少爷笔走龙蛇,还在缓慢地赶着稿子。不由得羡慕非常:“郎君真是勤奋,出门在外还要做功课。”
程亮给他们仨买了一个卧铺包厢――从江南到汴梁可远得很呢,这年初可没甚么朝发夕至的高铁,蒸汽火车还是个吃煤大户,夜里还要停下来加水加煤,约莫能在三天掉队入河南地界都算是快的了。
“笔耕不辍啊。”黄阳笑着出去,随便地坐在一张床上,吴礼伟给他泡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嘉苏。黄阳啜饮了一口以后道:“另有多久写完这一章?”
“好了好了。”黄阳欢畅地丢下半本告白的杂志:“程君,你肚子还没饿吗?我可饿坏了――去餐车尝尝车上的美食吧。我刚才问过了,这辆车是从青岛开来的,厨子也都是齐鲁人,说不定我们能吃到正宗的鲁菜呢。”
程祁本来对火车上的饮食没有甚么兴趣――但是很快他就晓得本身错了,这里底子与他来世的火车餐厅不是一个观点,这里更精确的表述应当是“搬到了火车上的鲁菜馆子”。
固然程祁在北上之前还想再见张嫣一面,但是比丘尼妙安已经跟从她的徒弟释尼子去了庐江县的广济寺。
卧铺也分为软卧与硬卧两种,软卧的空间更大,床也是全规格的单层大床,一节标准的车厢只要四个软卧车厢,头两个被杭州上来的客人预定了,程祁他们仨订的是三号,黄阳和他家书童订到了四号――黄家给自家小郎君安排的人手可多了,除了一名贴身的书童服侍他的平常起居以外,另有一名四十岁的南洋管家,两位金发碧眼的西洋女仆以及一名身强力壮卖力扛行李的昆仑奴(黑奴)。
黄阳翻阅的这本小书,印刷得非常精美,开篇有几个无伤风雅的笑话,然后是一些胜利人士的心灵鸡汤,翻过了半本以后,终究看到了这名为《博物万象》的杂志注释,这一期是所谓的青唐专刊,上面有对悠远的青海湖和吐蕃番地风土情面的先容,还配上了一些插画。固然文笔并不如何出众,却也让人悠然有一种神驰的感受――那就去预定本公司下个月的车票吧!提早预定还能够获得扣头与精彩礼品哟!
一丝不苟的画上最后一个空心圈点以后。程祁把稿纸编好页码递给吴礼伟:“你把它收好了,到了汴梁一起给彭主编寄畴昔。”
秦提辖兑现了他的承诺,将张嫣的母亲安葬在了城西的一处风水宝地。程祁记得那天有些蒙蒙细雨,不知不觉中,几片黄叶飘落在了他的面前。
“笃笃笃。”有人悄悄地叩响了房门,抚子拉开木门,见是黄阳与他的书童,便道:“本来是黄小郎君来了。我家小郎君正在写字呢。”
程祁直到上车前也没有奉告父亲张嫣存在本身那边的那笔嫁奁的事情――不是他忘了,也不是他想昧下这笔财产,而是他始终感觉,这个女人“长于战略城府深万丈大志难为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