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间章:美人骨[第1页/共5页]
当周生辰返来时,藏书楼已被她写满了两面墙。
这一世已畴昔二十六载。
洋洋洒洒,竟无一字偏差。
楼内不过三层,长年满盈着松竹香气,不点灯时,光芒很暗。她第一次去,也是偷偷潜入,初入王府,就有邻国敌军大肆寇边,师父领兵出征,她乃至没有第二个熟谙的人。以是,藏书楼里,有一整面的墙上,都有她写下的诗词,均是自幼跟着母亲背诵。
只是,师父仍旧只答应她上藏书楼。有些师兄忍不住,拿来纸笔问她,藏书楼里到底有何宝贝,可成王府禁地?她常常点头,笑而不写,乃至目光偶有闪动。
每一寸,都很慢地感受。
而她,又如何能置身事外。
在母亲点头后,她才又悄悄点头。她想,这真是个奇特的师父和小王爷。
那一瞬的对视,压下了周遭统统的骚动喧华。统统的统统,都不再和她有干系,时宜深看着他,再也挪不开视野。她想笑,又想哭,却不管如何都说不出话,哪怕是半个字。
幸而,是女孩。
安检门的另一侧,长队如龙。
美人骨。
他留意到她的目光,抬眼看过来。
她愣了愣,想到母亲的手札,有些踌躇地摇点头。直到他命人取来风帽黑纱,遮住她整张脸,只暴露眼睛时,才终究带她走出王府。艳阳高照,街道喧闹,他和她共乘一骑,温声奉告她每一处的名字,每一处的分歧。
她不得出王府,天然不及师兄师姐的眼界开阔。常常到旬日一次共用晚膳,总能听到已随师父出征的师兄,眉飞色舞描画他如何剑指千军,身先士卒。而师姐又如何描画,在贩子传闻中,师父的名声。
她早有答案。
小南辰王平生无妻无子,却与储君之妃屡传隐蔽情事。小南辰王身后第四日,储君之妃命殒。有传闻她是从王府十丈高楼自缢,亦有传闻她是自长安城墙一跃而下,众说纷繁,终无定论。唯有王府藏书楼内,储君之妃手书整首《上林赋》为证,传播后代,渐成嘉话。
她记得那十年在王府的光阴,周生辰常常在她睡着时,亲身将她抱回房内,唯恐她受凉抱病。稍有风寒,就会在他房内喝到紫苏叶所泡的热茶。反倒是回了家中,在大雪纷飞日,也要光着脚,踩在冰冷地板上学如何上塌,奉养君王。
“小南辰王家臣数千,拥军七十万,军功赫赫,早该分疆裂土,开出一片腐败天下。”
直到边陲垂危。
诗词意义,并不甚懂,却能流利誊写。
她看得累了,就坐下来。含混着睡着了。
张口却问不出,言语不能。
可那日,仅是长安城的亭台楼阁,酒坊街道。他没穿王袍,她遮着脸,他不再是她的师父,她也不再是他的徒儿。了望去,顿时的不过是端倪清澈的女子,另有度量着她的风韵卓绝的男人。
母亲目光闪动,她睁着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母亲。
你毕竟还是来了。
在众目睽睽中,十一工工致整地行了拜师的大礼,接过身边人递来的茶杯,用两只小手紧紧握住,一步步走向坐在正中的年青男人。
她眼神闪了闪。
只是如此,就已经脸颊发热。多年前她只能背诵到“长眉连娟,微睇绵藐”,是他,教会她“色授魂与,心愉于侧。”
过后多年,她想起那日,仍旧能记得清楚。他身着碧色的长衫,端倪中仿似有笑,竟如阴日一道温暖阳光,晃了人眼。少年景名,军功显赫,却又善待每个徒儿和兵将的小南辰王,自那今后便是她的师,平生一世不再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