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栀子花,白花瓣[第1页/共2页]
你的平生
我钟情于这个解释。栀子,是村落里盛开的糯米酒,微微地抿上一口,漫山遍野都是五谷歉收的高兴,亦醉人,亦怡人。鸡鸣犬吠,青山竹溪,雨后的村落,青阳陌上,走过浴蚕的戴花女人,瘦瘦的腰肢,炊烟一样袅娜。
她的这首诗,所赠之人是一名叫谢娘的女子。表达的也只是姐妹交谊,像栀子绽放,两两无猜的工夫,隔着晴帘静院,仍然清奇可听。
又比方她的《光宅寺》:长廊欣目送,广殿悦巴结。何当曲房里,幽隐无人声。
殷勤踏取青阳。风前花正低昂。与我同心栀子,报君百结丁香。
宋人赵彦端的这一阙《清平乐》写得亦是低眉深婉,低吟浅唱里,带着江南暮春的阴柔靡丽,风花如诉。
栀子花,白花瓣。
与爱情有关。
比方她的丈夫宦游在外,她写诗与之唱和,幽幽闺怨,怜煞九肠:夕照更新妆,开帘对春树。鸣鹂叶中舞,戏蝶花间鹜。调琴本要欢,心愁不成趣。
在南宋期间,韩淲就写了《轩窗薝蔔,瓶浸佳甚》:“铜壶更浸新薝蔔,香扑书帘画格间。”栀子折枝后,用小槌将根部捶碎。擦上盐巴,先入花而后入水。虎魄色的铜壶,壶底刻有新鲜游鱼伴花枝,再于壶中盛三分青色的天光。七分初夏的瓦檐雨,吧嗒,吧嗒,吧嗒……花香如水月四溅,珠帘琳琅,满屋子的滴漏之声。那样的书,读在眼里,一字一句都是小巧可意,清冷饱满。
——王建《雨过山村》
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
雨叶虽为赠,友情永未因。
那短短的一瞬
宋人李石有诗《捣练子》相记:腰束素,鬓垂鸦。无情笑面醉犹遮。扇儿斜,瞥见些。双凤小。玉钗斜。芙蓉衫子藕花纱。戴一枝,薝卜花。
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分袂
诗词笔墨,如此芳香。我们老是忍不住一遍一遍沉湎此中,诡计推算出工夫的流窜改迁,诡计晓得那些日趋沉淀的豪情,曾有过如何的蛛丝马迹。
那么,再悠长的平生
真是大胆,真是香艳。去深山古寺烧香,在长廊广殿上与年青漂亮的小僧端倪传情。幽隐曲房,多含混啊……头戴一朵素素的栀子,禅意似花香四周溅落,回眸一笑鬓鬟斜,倒是像千年的妖精附身。
回顾时
栀子的叶子是肥的,花瓣是肥的,香味也是肥的。那花香里,阳光是肥的,雨水是肥的,季候也是肥的。
那样的栀子,一块钱可买得数枝,含苞的,开放的,肥肥的白,带着洁净的稚气,簪在头上,却无端的动听。走在路上,亦可对着一汪清澈的积水俯身照影,万种风情在眸中。买一把养在水瓶里,立即满室流芳,似置身清冷静好的画堂,蒲月风从窗外蜿蜒而来,闻一口饱饱的香,像一种认识的回归。到某一个年代与地点,思路绵软,被旧事缠绕浸泡着。鲜嫩得不忍触碰,慵懒得不想翻身。
实在,我盼望的
却不过是斑斓的徒劳。那是光阴设下的迷局。
不也就只是,就只是
看,她内心清楚又有莲花端然,脸上倒是倾国倾城的模样。那样的风情,在宋朝吗?平淡的繁华,禅意的风骚,合在一起自曲直径通幽,清阔无边。扇儿斜,玉钗斜,花枝斜,一个眼神斜飞过来。那里抵挡得住,连心尖都是颤的……
韩愈说: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