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官邑老魔魅色 会骸山大士诛邪[第1页/共9页]
明夙起来,老道瞥见夜珠泪痕不干,双眼尽肿,将手抚他背,安抚他道:“你家中甚近,胜会方新,何乃不趁少年取乐,自苦如此?若从了我,就同你还家拜见爹娘,骨肉完聚,极是不难。你若执迷不从,凭你石烂海枯,此中不成复出了。只凭你算计,走那一条路?”夜珠闻言自想:“我断不从他!料无再出之日了,要此性命做甚?不如死休!”将头撞在石壁上去,要求他杀。老道忙使众妇人拦住,好言劝他道:“娘子既已到此,事不由己,且安闲住着。休得如此轻生!”夜珠只是哭泣,今后不进饮食,欲要自饿而死。不想不吃了十多日,一毫无事。
又说会骸山石壁,自从诛邪以后,那《风》、《花》、《雪》、《月》四词,却象阿谁刷洗过了一番的,毫无一字影迹。世人才悟前日老道便是老妖,不是个好人,踪迹方得明白。有诗为证:
一日,老道出去了,夜珠对众妇人道:“你我俱是父母尸体,又非山精木魅,如何顺服了这妖人,白受其辱?”众美感喟,对夜珠道:“我辈皆是人身,岂甘做这妖人野偶?但此生不幸被他用术陷在此中,撇父母,弃荆布,虽朝暮忧思,竟成无益,以是忍耻偷生,比方做了一世猪羊犬马罢了。局势如此,你我拗他何用?不若放宽了心度日去,服从于天,或者他罪过有个终时,那日再见人间。”言罢各各泪下如雨。有《商调.醋葫芦》一篇,咏着众妇云:
夜珠仓猝当中,偷眼看那洞中,宽广如堂。有人面猴形之辈,二十余个,皆来驱逐这老道,口称“洞主”。老道分付道:“新人到了,可设筵席。”猴形人应诺。又瞥见中间一房,甚是精洁,颇似僧室,几窗间有笔砚书史;竹床石凳,列举两行。又有美妇四五人,丫环六七人,妇人坐,丫环立侍。床前特设一席,不见荤腥,只要香花酒果。老道对众道:“吾今且与新人成礼则个。”就来牵夜珠同坐。夜珠又恼又怕,只是站立不动。老道着恼,喝叫猴形人四五个来揪采将来,按住在坐上。夜珠到此无法,只得坐了。老道大喜,几次将酒来劝,夜珠只推不饮。老道自家大碗价吃,未几时酣醉了。一个妇人,一个丫环,扶去床中相伴寝了。夜珠只在石凳之下蹲着,心中痛苦。想着父母,只是抽泣,一夜未曾合眼。
那僧徒清算净尽,安贮伏贴,放心睡了。自道神鬼莫测,岂知天理难容!是夜有个巡江捕盗批示,也泊舟矶下,守侯甚么公事。天夙起来,只见一个妇人走到船边,将一个担桶打水,且是生得仙颜。批示留意,一眼望他那条路去,只见不定到民家,一向走到寺门里来。批示疑道:“寺内如何有美妇担水?必是僧徒不公犯警。”带了尖兵,一起赶来,见那妇人走进一个僧房。批示人等,又赶出来,却走向一个酒房中去了。寺僧见个官带了尖兵,绝早来到,虚芥蒂发,个个面如土色,慌镇静张,倒是出其不料,遁藏不及。批示先叫把和尚押定,本身坐在堂中,叫两个兵到酒房中搜看。只见妇人进得房门,模糊还在里头,一见人来钻入瓮里去了,走来禀了批示。批示道:“瓮中必有冤枉。”就叫尖兵取出瓮来,翻开看时,只见血肉狼籍,头颅劈破,是一小我碎割了的。就把僧徒两个缚了,解到巡江察院处来。一上科罚,僧徒熬苦不过,只得从实供招,就押去寺中起赃来为证,问成大辟,立时处决。世人见僧口招,因为布施修阁,起心行刺,方晓得刚才妇人,乃是观音显灵,那一个不念一声“南无灵感观世音菩萨”?要见佛天甚近,欺苦衷是做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