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天文训[第4页/共8页]
比林钟,浸以浊。日夏至,音比黄钟,浸以清。以十二律应二十四时之变,甲子,
从中处欲知南北极远近,从西南表参望日,日夏至始出与北表参,则是东与东北
因此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钟之数立焉。黄者,土德之色;钟者,气之所钟也。
正月建寅,与荧惑晨出东方,二百四旬日而入,入百二旬日而夕出西方,二百四
天,终而复始。淮南元年冬,太一在丙子。冬至甲午,立春丙子。二阴一阳成气
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悬车。至于虞渊,是谓傍晚。至于蒙谷,是
池也。小时者,月建也。天维建元。常以寅始起,右徙一岁而移,十二岁而大周
火烟黑。七十二日而岁终,庚子受制。岁迁六日,以数推之,七十岁而复至甲子。
甲子气燥浊,丙子气燥阳,戊子气湿浊,庚子气燥寒,壬子气清寒,丙子干
用太阴,左前刑 ,右背德,击钩陈之冲辰,以战必胜,以攻必克。 欲知天道,
指丁,则小暑,音比大吕。加十五日指未,则大暑,音比太蔟。加十五日指背阳
则雷行,音比蕤宾。加十五日指乙,则腐败风至,音比仲吕。加旬日指辰,则谷
星部地名,角、亢郑,氐、房、心宋,尾、箕燕,斗、牵牛越,须女吴,虚、
紫宫执斗而左旋,日行一度,以周于天,日冬至峻狼之山,日移一度,凡行百八
毛羽者,飞翔之类也,故属于阳;介鳞者,冬眠之类也,故属于阴。日者,
生矩杀。衡长权藏,绳居中心,为四时根。
三日,则夏至之日也。岁迁六日,终而复始,壬午冬至,甲子受制,木用事,火
阴在戌,岁名曰阉茂,岁星舍翼、轸,以七月与之晨出东方,营室、东壁为对。
故曰秋分雷臧,蛰虫北向,音比蕤宾。加十五日指辛,则寒露,音比林钟。加十
协洽,岁星舍觜、参。以四月与之晨出东方,尾、箕为对。太阴在申,岁名曰
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丑,则大寒,音比无射。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
三四十二,故十二岁而行二十八宿。日行十二分度之一,岁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
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其神为辰星,其兽玄武,其音羽,
之表,则东西之正也。日冬至,日出东南维,入西南维。至春、秋分,日出东中,
日有云气风雨,国君当之。
或存或亡。甲子干壬子,冬乃不藏。丙子干壬子,星坠。戊子干壬子,蛰虫冬出
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至于鸟次,是谓小还。至于悲谷,是
壮五,终九。五九四十五,故神四十五日而一徙,以三应五,故八徙而岁终。凡
子,有兵。壬子干甲子,春有霜。戊子干丙子,霆。庚子干丙子,夷。壬子干丙
仲春以制三百六旬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节。故发难而不顺天者,逆其
入西中。夏至,出东北维,入西北维,至则正南。欲知东西、南北广袤之数者,
姑洗生应钟,比于正音,故为和。应钟生蕤宾,不比正音,故为缪。日冬至,音
季春三月,丰隆乃出,以将其雨。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