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其他小说 >依然女生呀呀嘿 > 海棠 海棠的前尘旧事

海棠 海棠的前尘旧事[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两个字念在舌尖,至和顺,至浩大,至缠绵,让我一度沉湎。

曾在网上一个论坛注册为名,游历在此中,以心为墨,纵情感染。美人如花隔云端,我如果海棠,自有流光赐我斑斓华裳,于尘凡中难过吹箫,在月色里鲜衣怒马,然后等候,十万东风为我怀想,将我误认。

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

海棠这个词真是讨人喜好。

人间不思灵卉异,竟将红缬染轻纱。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那么,那浣花溪畔的女校书薛涛呢?

他在天下三大行书之一的《黄州寒食帖》中写道:“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本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半夜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开端已白……”黄州的糊口,苏轼过得清寒而哑忍,朝廷的丢弃与曲解,让他夜夜孤傲向沙洲。还好,还好,大地赐赉三春草木,四时花开,来慰他尘凡凄寒,心间孤单。

成都是海棠之乡。在唐宋期间,成都海棠就已成片莳植,濯锦清江穿城而过,海棠树夹岸而生。一向伸展到城外。春来花开之时,花光逶迤,一片云蒸霞蔚,占尽了风骚秋色。极其壮观。故海棠又得名“蜀客”,“川红”,惹得文人骚人赋咏无数,《益州方物略》中就有写:蜀之海棠,诚为天下绝。

写的亦是碧鸡坊一带的海棠。《三巴记》中有记录海棠溪的笔墨:净水穴左为龙门,峭壁平分,瀑布下垂,春游泛艇,必盘曲经此,渡江而归。穴之右为海棠溪,溪置花木,当夏涨时,擘舟深切,可数里而得幽胜矣……真是瑶池,如同博山炉上氤氲的那层龙涎香,幽胜奥秘得直教民气机恍忽。

卅年家国关忧乐,画里应嗟我白头。

这是陆游《海棠歌》中诗句。写的是成都城西碧鸡坊的海棠。

――薛涛《海棠溪》

相传在天宝年间,一次唐玄宗登沉香亭,召杨贵妃相陪,而玉环尚未睡醒,只见她醉颜残妆,鬓乱钗横,模样恹恹,别有一番风味,被唐明皇调笑为“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便是“海棠春睡”的由来。

附: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时,海棠就曾是他的“解语花”,是他的“胭脂雪”。

那种美,就只想尽快地找一小我分享,要不鄙人一刻就憋坏了――呀,东风开了,海棠开了,敬爱的,请和我一起去看海棠好不好?我们在花下比肩而坐,坐成古典的模样,然后,捡拾着海棠的前尘旧事,在笔墨的柔嫩呼吸里,认领悠远的内心,或幼年浮滑,或一夕衰老。

海棠花语:暖和、斑斓、欢愉、思乡、离愁别绪。(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斑斓果城忆旧游,昌州香梦接嘉州。

唐德宗贞元(785年~804年)时,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令才艺出众的薛涛赋诗侑酒,以歌伎兼清客身份出入幕府。韦皋对薛涛极其赏识,曾拟奏请朝廷授以“校书”的官衔,但格于旧例,终未能实现,但韦皋仍然给薛涛以校书报酬,人们也称她为“女校书”。

薛涛,本籍长安,幼年随父流寓成都,八九岁即会作诗。因父死家贫,在十六岁时入乐籍,离开乐籍后毕生未嫁,定居浣花溪。薛涛姿容美艳,脾气敏慧,通乐律,善辩慧,工诗赋,多才多艺,申明倾动一时,是唐朝驰名的女墨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