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血浓于水[第8页/共14页]
走之一字说出口,比她劈面承认摆设艰巨很多,她不惧坦白,只是不敢与步惜欢对视,怕瞥见他那沉痛的神情,但即便她避着,仍能感遭到那目光锁着她,深沉似海,如山不移。
……
宝船舱内,满室药香。
残阳西沉,黑夜明显将至,却又仿佛永不会到临了。
十月十一日凌晨,一声船号鸣于海上,步惜欢和暮青遥叩海岛,舰船扬帆起航,驶向了返国的航路。
此话不假,只是有所坦白,暮青深谙粉饰之法,步惜欢天然不觉有疑,他坐了会儿,便道乏了,“为夫想再歇会儿,娘子可愿作陪?”
“……好。”暮青应了,她有多确信那是空相大师的声音,就有多思疑是本身呈现了幻觉。
步惜欢忌荤腥,侍卫们带了些青菜生果返来,暮青用大柴旺火将锅中的水煮开后便下了米,盯了一盏茶的工夫,下了勺冷水,水沸后熬煮一盏茶的工夫再下冷水,如此几次三回,锅里的米便软糯润亮,粥香四溢了。暮青这才抽去几根木料,下了青菜生果,小火熬煮了一会儿,而后下盐提味,点油增色,一锅素粥熬好,她昂首望向步惜欢,见他正出着神。
瞅着暮青放心了的神采,步惜欢暗自一笑,这才问道:“航路图可绘制妥了?魏卓之可有来报何时起航?”
暮青一惊,心头涌起的却不是光荣之感,而是忧焚之情——空相大师年龄已高,失了功力,还能安好吗?
这座岛屿形似卧佛,倒是座知名岛,岛上有民百余户,因岛屿地处大图远洋,官船罕至,且岛周遍是暗礁,寇船难登,故而岛上世代安宁,民风浑厚,民以打渔耕作为生,自给自足,知人间有大图国,却不知两族分治,经数百年而复国,更不知当明天子何人,年号为何。
非论他有何所求,她都情愿应好。
“你想见他吗?”暮青问,她俄然感觉本日是当局者迷,她和魏卓之的顾虑或许是错的,或许该让阿欢和恒王见上一面。
暮青默不出声,只是望着海岛。
“……父王?”步惜欢怔在当场,一声父王轻如晚风拂柳,拂于耳畔,却入心头。
恒王嗤笑一声,往海上一指,“陛下与皇后殿下一唱一和的功力炉火纯青,若不是空相和尚借来的船就停在那儿,本王还真信了你们。”
天后哼道:“那你在宝船上看我就是了,何必登岛扰民?”
侍卫们大惊,想要上前救驾,却见皇后和两位武林高人皆未动,三人一齐望着林中,波浪淘沙,枝叶飒飒,杀气如弦,弹指可出。
巡洋舰队与划子在漫漫晨辉中相会后,一艘信船扬帆急返,报声一起高奏!
五年了,暮青从未想过与二人另有再见之期,更别提在这等存亡关头再见。
步惜欢却兴趣不减,“渔民世代安居于此,山中必有通径,娘子如若不信,无妨走着瞧?”
恒王嘲弄地一笑,“应当是皇后殿下如愿了。”
“弟子谨遵恩师教诲。”恒王深深一拜,好久不起。
“……看来王爷有出家之念。”空相大师沉吟半晌,说道,“既如此,老衲备了条船,停靠在岛东,王爷若想拜别,可趁夜色远行,其间之事交予老衲周旋。”
只见恒王身穿僧袍从林中走来,晚风入林,直吹得那僧袖舒卷,白发飞扬,昔年醉生梦死之人,竟有几分疏狂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