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章 人选(中)[第3页/共3页]
文彦博按例请辞了两次,待第三次时,便欣然接旨了。因为钦差催促的急,他只用了三天,将西京事件交代给属官,便告别了一众西京下野党,在数百侍从的簇拥下,浩浩大荡往汴京解缆。
“那就照文相公熟谙的体例来吧。”韩琦道:“我们合作,各管一摊。”
至于吏房,更不消说,捏着表里官员的前程……
“必然必然。”
这话听得王珪一愣,心说,如何味道不对?但本着安然第一的原则,他打个哈哈把话题绕了畴昔。
~~~~~~~~~~~~~~~~~~~~~~~~~~~~
“嗯。”韩琦志对劲满道:“这老货惯会晤风使舵,眼看再矜持的话,就当不上定策老臣,为本身为子孙,他也只能向我低头了。”
如果两位宰相整天吵来吵去,不但有损朝廷面子,只怕也干不长远。以是分别权责就成了必定。
“东翁,他这时候来信,应当是想谋集贤相的位置吧。”崔先生道。
把王拱辰送走,韩琦亲着的拉着文彦博道:“宽夫兄,到我屋里坐,我们多年未见,可要好好聊聊。”
“恭迎相公。”中书官员们大礼参拜,王珪也深深作揖,被文彦博一把扶住道:“王相公要有宰相之体。”说着便与王珪相携,往大门里走去:“韩相公可在堂中,吾要去拜见。”
“这集贤相的人选,确切要细细考量。”韩琦沉吟道:“可不能前门拒狼、后门进虎。”
崔先生细心一看,信上虽是普通的话旧,但在字里行间,透着谦虚和顺从,让人难以设想,这竟是一名老资格的宰相,写给新宰相的。
孔目房,掌管文书案牍、印章、符信,中书省的统统公牍,都要颠末这里,用印才气见效。
见两人还立着不走,文彦博的长随催促道:“你们退下吧,如何还不动,聋了么?”
“无妨,文彦博乃识时务者,跟富弼的私交再好也无妨。”韩琦暴露统统尽在把握的笑容道:“至于和王爷淡点也好,太紧密了我反而不放心。”
~~~~~~~~~~~~~~~~~~~~~~~~~~~
站在阔别已久的政事堂大门前,文彦博心下有些感慨,转过脸来,便见王珪早领着一群中书省的官员迎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