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回 醉翁意婶母探病女[第2页/共3页]
那丫头双目中便闪过惊惧之色,随即连轮作揖赔罪:“求妈妈姐姐们恕罪,小的方才去门房里取东西,不成想落了雨,怕淋了东西走的急了,冲撞了妈妈和姐姐的驾。”
她共同着很快穿好了衣裳,渐渐迈着小短腿走到窗口,望了望窗外渐收的雨势。
那屋子虽不大,却只摆了为数未几几样家具,便显得空旷。屋内家具一色是幽沉老气的檀木榉木,角落里放着张榉木四合快意纹六柱架子床,床头一张大柜,柜脚的漆掉脱了几块,浑如一个病入膏肓的白叟。
巨大的安庆侯府像一只斗败的巨兽,温馨地伸直在雨中。
陈妈妈微浅笑着点头:“这才好,三女人吉人天相,四太太不必过于忧心了。”简朴说了一句话便不再言语。
三夫人乃是宣德候杨受成之女,此次天子施恩,准三夫人能够随军往宣府,故而家中宿务由四夫人掌管。
品红瞧见二人出了院子,方才拿了承担回了三女人的下处。
青杏又道:“三女人如果不适,太太不要外道,尽管遣小我来奉告我家太太。”
想是雨大难行,她闷头跑着,不经意竟同劈面来的人撞个正着。
周氏唯唯应诺,送二人出了抱厦。
未几时,世人已踏下台矶进了屋檐,周氏一贯谨小慎微惯了,并未敢摆架子,反迎了上来。
真定郡主嫁入府后,倒也乐的不管不顾,只相夫教子,筹划侯府中馈。
这隆福居原是侯府偏西的几所屋子,只因二老爷年幼时突发恶疾,高烧不退,老侯爷亲为其求医访药也不见好,后有个道人化缘而来,出言点化,须书‘隆福’二字于匾额,悬于正堂方好,老侯爷将信将疑,公然救回二老爷的一条命。
周氏本来出身便不高,又自小被扶养鄙人乡祖母家里,不然好好儿的一个女孩儿家,也不会被嫁给一个傻儿,眼下她赔笑伸谢道:“多谢大嫂和四弟妹挂怀了,和丫头已好多了。”
现在已至立秋时节,气候却还是盛暑难当,街上稀稀散散地行走着几个百姓,口中抱怨着本年怕又是要大旱。
那丫头顾不得掉落在地的雨伞,抹一把湿漉漉的额发,定睛望去,面前一行数人,中间的两个,一个身着老青色比甲的中年妇人,茶青色襦裙,鬓发梳理的整齐,围着暗紫色绲边遮勒眉,恰是大太太身边得力的陈妈妈。
她这话滚滚不断,却也道出这安庆侯府的景况来。
对比之下,瑾姨娘所出的四老爷徐兆佳却差能人意,平时贪花好色,糜费无度,全无半点气象。
也就那床玫粉色刺绣锦鲤戏莲床帐略微显现出这间屋子的仆人实在的年纪。
陈妈妈并未接此话,只是转头瞧着青杏说道:“瞧着时候不早,我们还是从速的去瞧了女人,好归去处主子们复命。”
品红忙不迭应是,走在前带路,一行人便往二房居住的隆福居来。
幸亏真定郡主有度量,未曾进门丈夫倒先讨了二房,那二房太太唤作瑾姨娘,拿两位公子心肝肉儿般疼。
岂料看看日落之时,本来阴沉无垠的天空突然乍响一声惊雷,紧接着砸下一颗一颗雨点儿,未几时已成了瓢泼之势。
太祖深器之,欲以长沙王之女真定郡主嫁之,可又得知老侯爷在故乡已有结嫡妻刘氏,且育有两子,此事也只好作罢,谁知厥后刘氏却突发旧疾一病不起,数月后驾鹤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