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常见的瓷器青铜器等古董的样式[第2页/共3页]
橄榄瓶――瓶的一种式样。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故名。宋朝河南登封窑创制,清朝仍有烧造,外型略有窜改,颈部稍长,均匀秀美。
凤头壶――壶的一种式样。因壶口部似凤首,故名。凤头形壶盖,束颈,腹部微硕,下承以喇叭形高足,一侧有流,另一侧普通附以直立的龙形柄。唐朝创制,种类有三彩、白釉及青
日月罐――罐的一种式样。直口,短颈,削肩,鼓腹,浅圈足,肩部凸雕对称半圆形装潢,意味日月,故名。清朝康熙景德镇窑创制,种类以祭红釉、东青釉多见,至道光年间仍有烧造。
罗卜尊――尊的一种式样。亦称“莱菔尊”。小口外撇,颈颀长,丰肩,肩下渐收,底内凹,器形似罗卜,故名。清朝康熙景德镇窑多见烧造,以豇豆红居多,也有天蓝釉、豆青釉。清末民初仿品尤多。
背壶――壶的一种式样。鸡心钮盖,小口,短颈,壶体圆形,腹部一侧隆起,中间部位凸脐,一侧扁平,肩两侧有对称双系,便于穿带背起,故名。明朝永乐、宣德晾德镇窑已有烧制,种类有青花、白釉。清朝有仿造。
盘口壶――壶的一种式样。盘口,有颈,四系或六系,鼓腹平底。东汉至唐流行的一种青瓷成品。盘口壶的演变趋势是盘口加大,颈由短增加,腹部由圆生长到椭圆,系由环形演变成桥形,后又变成条状。
石榴尊――尊的一种式样。唇口外卷,短颈,圆腹,圈足,因其外卷的口部似伸开的石榴果,故名。清朝雍正景德镇窑始烧,种类有青釉、窑变釉、茶叶末釉等。
柳叶瓶――瓶的一种式样。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颀长,形似柳叶,故名。清朝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是极其贵重的产品。
凤尾瓶――瓶的一种式样。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略似凤尾,故名。清朝康熙景德镇窑创制,产品多为民窑,种类有青花、五彩等。
苹果尊――尊的一种式样。口、底内凹,无颈,圆腹,器形似苹果,故名。清朝景德镇窑烧造,大、小器物均有,种类有青花、釉里红、天蓝釉、窑变釉等。
太白尊――尊的一种式样。文房器具。小口微撇,短颈,削肩广腹,平底。清朝康熙景德镇窑创烧,以豇豆红釉最闻名,晚清仿造质差。
鼓钉洗――洗的一种式样。系仿古铜器形制,洗身凸起鼓钉装潢,故名。宋朝钧窑、龙泉窑均有烧制。
百鹿尊――尊的一种式样。器形与牛头尊不异,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兽头耳,通体绘群鹿,故名,清朝乾隆景德镇窑制,种类以彩为主,晚清有仿造。
虎子――一种盛器。口部似张口的虎首,背有提梁,圆腹,下有四足,因其形如虎,故名。其用处有两说,一说是溺器;一说是水器。东汉时呈现,六朝时墓葬中常风见,均为青釉。
僧帽壶――壶的一种式样。宝珠形纽盖,鸭嘴形流,短颈,鼓腹,圈足,一侧扁平曲柄,形如僧帽,故名。系受外来影响的器型,始于元朝,明清景德镇窑持续烧制,明永乐烧制的僧帽壶非常闻名,有白釉、红釉等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