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师瓷器的市场及其发展前景[转][第2页/共3页]
一是假货、复成品圈套。本年4月,景德镇市消息出版局集合烧毁了近千件薄胎瓷碗和瓷版画等“名流瓷”。被烧毁的薄胎瓷碗的落款是景德镇市“薄胎大王”高梅生,瓷版画的落款是国度级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据悉,被烧毁的“名流瓷”中一部分属于假货,但熊钢如大师的作品系他本人创作,本来答应经销商在市场上限量发行,而经销商却私行复制了部分作品。商家大肆制作假货、复成品这些唯利是图的作法,既蒙骗了保藏者,也扰乱了普通的市场次序。
与此同时,有关专家还先容,因为瓷器有易碎特性,保存本钱较高,但从畴昔瓷器市场规律看,其贬值潜力仍有规律可循,普通百年涨十倍摆布,但目前有些瓷器过分炒作,其代价早已违背了瓷器的贬值规律,过早透支了名流瓷的贬值空间。
一名业内妙手奉告记者,闻名大师级的名流瓷器作品,能够说是当代瓷作中的“绩优股”。清朝景德镇瓷器的价位在近几年已经被拉得很高,但当代名流瓷器作品一向处于一个较低的价位,而此中绝大部分的作品已经成为独一无二的藏品,它们的代价在一个不太长的时候里会有一个拉升的过程。以景德镇的闻名工艺美术师邹宝林为例,他的一件瓷作曾在香港拍卖会上拍了30万港币,目前他几近不再制作作品,是以其作品代价在市场上已经开端上涨。5年前他的一件制作精美的瓷瓶也就在几百元摆布,而现在时价已是3000元。目前这些大师作品还远没有达到应有价位。一套景德镇闻名工艺美术大师刘海和的《马恩列思毛》瓷版肖像画,制作于上世纪70年代,时价在2万元摆布,但专业人士以为,刘海和眼下已经封笔,其作品的保藏代价和投资代价都不言而喻。
其二,当代名流瓷艺术代价不竭晋升。新中国建立后,陶瓷制作艺术对传统工艺停止了杰出的担当和开辟,特别是当代绘画大师林风眠、唐云、朱屺瞻等亲临景德镇参与陶瓷绘画,再加上浩繁制瓷妙手和陶瓷教诲家打陈旧行规,培养了一多量瓷业人才,他们对瓷艺的创新和生长,使这些名流名作具有很高的保藏代价。近两年来,景德镇陶瓷艺术界新品迭出,出色纷呈。诸多陶瓷艺术家纷繁加大了创新研发力度,更减轻视的将作品考虑到了多样化需求,不但对作品的用色、质感、器型等停止全方位的改进和创新,同时一些国际风行元素及搭配体例也被引入。瓷都景德镇的名流瓷也因之呈现三大亮点:创新性强,技术和艺术代价调和凸显;尊敬保藏者心机需求,引入编号的观点;传统绘画流派付与瓷器激烈的生命力。能够说,当代名流瓷新品为瓷器保藏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是代价虚高,过分炒作,透支耗损了名流瓷的贬值空间。
缺点是贬值空间慢,不是投资的好项目,但是玩玩的话还是能够的。
“乱世藏金,乱世藏瓷”,据体味,我国目前有近1亿的艺术品保藏与投资者,此中以“捧瓷雄师”最多。而在这庞大的“捧瓷雄师”中,名流瓷保藏者占三分之一。近年来,各种瓷器展览会、拍卖会的不竭停止。2004年,中国陶瓷艺术名流名作佳构展初次在北京表态,共展出陶瓷艺术作品500余件,别离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家王锡良、王恩怀,中国陶瓷艺术家刘平、周国桢等30位名家之手。客岁,广州又停止了“2006年广州首届中国百年名流陶瓷佳构、绝品展”。这个以景德镇近百年来的名家佳作为主体内容的展览,展品总数近30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