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端平入洛 相位之争[第1页/共3页]
史嵩之能坐到现在的位置,除了有其叔父史弥远的余荫外,也是因他确切做出过很多政绩,是凭实政而一步步升迁上来的。他悉心运营襄阳十数载,使得襄阳粮草充沛,兵备精美,确有不成扼杀之功。
不过这个时候吕文德大拍史嵩之的马屁,倒是有另投门路,转换门庭,要傍当朝宰相这棵大树的意义了。
这些也都是在到临安的路上,尹治平从吕文德口里体味到的。只是吕文德这番话虽也算得是实话,却也少不了拍马屁之嫌。处在史嵩之这等位置上,吵嘴也是从两方面来看。襄阳战事,此番大捷,确切要算他有功。可如果大败,这番不对却也要算在他的头上。
但史嵩之倒是一个为达目标,不吝手腕之人。当时天子严令,而郑清之亦势大,进兵入洛的打算已难以禁止,以是他也只要承诺了下来。但在接下来的战事上,他在火线督运粮草却多加推拖诿顿,终究使得火线兵马粮草不济而致大败。当时火线非是无粮,而是有粮史嵩之却找各种借口以迟延,以使得火线粮草不济。
而理宗天子也是因为端平入洛的失利,看清楚了史嵩之对于襄阳的影响,以是在调史嵩之入京为官后,才用心把吕文德这个跟史嵩之不对于的赵葵的部下安插到了襄阳去。同时,把襄阳史嵩之部下一系的官员,也各自调去分歧处所,使史嵩之在襄阳的权势不能再抱成一团,尾大不掉。
端平入洛的打算失利,实在非常可惜。当时的宋军前锋全子才一度已光复洛阳,并进军到汴梁。只因粮草不济,才最后惨遭失利,使得宋朝落空了光复河南的良机。
端平入洛打算的失利,一是朝中以副相乔行简为首的官员对丞相郑清之多加掣肘,在政令下达上不予合作,多加刁难;二则也是最首要的,便是史嵩之这火线督粮官运粮不力,用心形成了火线缺粮的环境,使得火线兵马因缺粮而大败。
若让端平入洛的打算胜利,不但赵葵会因功位居其上,支撑并主持这一打算的郑清之也会因功而相位更加安定,他便没有了入朝争相的能够。以是,他也死力反对。
当时宰相郑清之非常支撑赵葵的这一打算,也在朝堂上尽力鞭策以使实施。只是打算才一提出,便在朝堂上遭到了很多反对,特别是以副相乔行简为首的很多官员。固然他们提出来的反对观点是这一打算干系到南宋的存亡,不成忽视行之,并且计齐截旦失利,必定获咎蒙古,给蒙古以攻宋的话柄;但实际上乔行简则是出以私心。他早有运营代替郑清之相位的诡计,如果郑清之所支撑的这一打算胜利,必是一件大功,会使得郑清之的相位更加安定,以是他才死力反对。
只是郑清之下台,相位却也没能落到史嵩之手上,而是被名誉、职位仅次于郑清之的副相乔行简下台扶正。不过史嵩之也很清楚,比拟起郑清之来,乔行扼要更轻易对于很多。并且乔行简年纪挺大了,已活不了多久,便是乔行简想兼并着相位不放,也兼并不了几年,他却还年青,等得起。但郑清之的年纪却不比他大多少,如果让端平入洛的打算胜利,使郑清之的相位更加安定,他要等郑清之老死、病死,恐怕要多等个1、二十年。
现在是嘉熙四年,这也就是客岁的事,史嵩之也才上位一年。而他刚上位不久,就得襄阳大捷,不得不说,实在是让他大为增光,特别这大捷还是产生在他运营了十余年的襄阳,更是给他长脸,也使得他在朝堂的相位更加安定。以是他这时看着给他培养了襄阳大捷的尹治平与吕文德,心中也非常欢乐,对他们二人更是不吝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