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藏经阁 觉远[第1页/共2页]
尹治平心知这天同除了相陪指路外,恐怕另有监督之意,怕他是以佛经为名,而志则在武经。但这乃是人之常情,他却也不觉得意。如果他本身家里有贵重的好东西藏着,客人却要上他的藏宝处去看看,那他也得是戒心深重,恐怕别人偷他的宝贝去。
----------
尹治平点点头,宿世的时候,他父亲便有保藏古书的爱好。耳濡目染下,他对于古书及册本保存的知识也有点儿体味。有道是“纸寿千年”,只要保存恰当,不是赶上“水火虫兵”四厄,册本是能够悠长保存传播的。反而因为造纸工艺的分歧,他阿谁期间的机器纸最多只要百来年的寿命,不及古纸的寿命悠长。
这些经籍都是分门别类摆放的,有梵文本来,有汉文译本,另有经、律、论三藏经与十二部经等。有手抄的,有印刷的,另有高僧的手书原文,年代长远的珍本等等。
第一更
天同领着尹治平到得藏经阁处,手指藏经阁,向尹治平先容这座藏经阁的汗青,制作了多少年,保藏了多少经籍等等。一边说,领着尹治平行进藏经阁中。
天同向觉远道:“尹道友听闻我寺藏经阁保藏的经籍甚丰,本日特来观瞻。觉远,你卖力把守这一层经籍,最是熟谙,便伴随我们一起,多向尹道友先容。”
达摩东渡带来的书,说是五十八卷,但实际上不过是十几部。因为当代的书载量有限,太长的篇幅,一本书装不下,便得分开几本来。便如《楞枷经》,是四卷为一部书。其三种译本,因翻译过来字数的分歧又有四卷、七卷、十卷这三种版本之分。
尹治平从左往右看畴昔,再从右往左看过来,却就是恰好没有发明写有《楞枷经》三字的那一套书。不由得心下奇特,暗自道:“不会是正巧被人借走了罢?应当不会,书里说只要觉远发明了这经籍中的奥妙。如果被别的和尚借走,那早有别的和尚晓得了。少林寺虽是和尚庙,会梵文的也未几,达摩的书保存下来只是一种记念,真看这梵文原书的,恐怕也就是整日没事做的觉远这图书办理员了。”
住进了少林寺后,尹治平刚开端的时候,并没有焦急借着交换梵学的名头到藏经阁去看书借书,而是就端庄的与天鸣方丈及天字辈的几位高僧交换梵学、议论佛经。
天同与觉远听得尹治平的赞美,都是心中欢畅。
觉远道:“恰是,且随小僧来。”说罢,当前带路。
“第二层料来便是少林寺所保藏的各种武学秘笈,也是,这类重中之重的要地,少林寺如何会只放一个不懂武功的和尚来管。固然觉远实际上身负上乘内功,但少林寺的和尚可不晓得。放一个不会武功的来把守武学秘笈,那实在太不保险,也于理不当。本来觉远只是卖力把守第一层的佛经,这就是了,如许才说得畴昔。”
“公然。”尹治平心道一句,却又重视到天同话里的“这一层”。这藏经阁是高低两层的修建,天同特别说了觉远只是把守这一层,明显上面的第二层便不是由觉远所卖力的。
尹治平允极目打量间,一名和尚迎上前来,向着天同合什施礼道:“本来是天同师叔台端光临,弟子有失远迎。”
尹治平打量这和尚,见他长身玉立,有三十来岁的年纪,身上一派恂恂儒雅之态,若非秃顶僧服,宛然便是个饱读诗书的墨客儒士。心下暗道:“这和尚想必便是觉远吧,原书里他出场的时候是五十岁摆布年纪,但那是十几年以后,现在应当就是这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