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风雨送 春归去(二)[第1页/共2页]
姬玉柔听她说是南华而来,以她的身份这怕是南华宫中所赐,心中更加谨慎,又见女儿尽是等候又忐忑的申请,终是点点头道:“那我便替苾儿感谢王妃。”
桓苾闻言,赶快放开顾媺到侍婢跟前取了荷花又跑到顾媺跟前道:“王妃,这是苾儿献给你的花。”
顾媺听得姬玉柔一语点中面前诗的精美之处,感受有点回到江都和闺中好友点评诗文的时候,又指着别的一首道:“这首诗也很好,虽是小女儿情感,却含而不露,意境美好。”
姬玉柔笑着对世人道:“这是宗子,桓芾,本年十六岁。”
世人望去见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锦衣玉带,端倪如画,眼底如同清风霁月,一片明朗。进了门端端方正的向姬玉柔施礼道:“母亲。”
哪知桓苾紧紧抱住顾媺,不肯罢休道:“我在燕州都听过王妃的事迹呢,女中豪杰,巾帼须眉,当仁不让,让枣推梨......”
姬玉柔见了无法地摇点头,也不说话。
姬玉柔嘴角含笑,摇点头去拨桓苾道,“不得无礼。”
桓芾顺着看了,点头说:“这首诗美丽可儿,又透着野趣,闲适,作者心境悠然得意,但我感觉前一首更精美些。”
少女在怀中笑着吐吐舌头,完整没有知错的模样,只道:“晓得啦。”
顾媺将花交给身后的凝烟拿着,伸手从脖子上褪下金丝嵌宝凤尾璎珞戴到桓苾脖子上道:“本日没有给你筹办礼品,先拿这个顶上,下次给你补上可好?”
顾媺在江都时插手过无数这类集会,江都尚文,朝中文风大盛,贵女们更是诗文妙手,虽是闺阁之作却也时而引发世人追捧,盛京的蜜斯们固然也受诗书教诲,但是终比不上江都的环境,以是一些诗作多是平仄韵脚整齐,却失了灵气。
眼看着自家女儿越说越离谱,姬玉柔神采无法,顾媺倒是笑着捏捏桓苾的脸道:“你也很短长啊,晓得这么多成语。”
世人都知安国公桓轲后院只要姬玉柔一妻,没有妾室,宗子桓芾更是诗书礼乐,无所不通,十岁时便已承了世子之位。各命妇少不得给安世子施礼,姬玉柔又指着怀中的少女和小儿道:“这是长女桓苾本年七岁,次子桓蔚本年三岁。”
姬玉柔一手搂了一个,笑着说:“不成冒昧,来见过恪威王妃。”
桓芾走到姬玉柔身侧看了笑着说:“这首诗真是妙,看似写景却模糊含情,又似写情却满眼风景。”
谈笑间女婢们已经把各蜜斯作的诗誊抄结束,挂在了内里,世人便起家到内里观诗。
“算不上大礼,是我从南华带来的,本日见苾儿投缘算是见面礼了。”顾媺笑着替桓苾放好璎珞圈,摆布看了看觉的非常对劲,“很配苾儿呢。”
“跑这快,你是要累死你姐姐我啊。”少女娇声抱怨着跨入房中,伸手抹了一把头上的汗,跑到姬玉柔身边扑进怀中撒娇道:“娘,弟弟不听我的话。”
“mm都说了多少次晓得了,却还是不晓得。”少年带着宠溺的声音从厅别传来。
也有几首佳作,引发顾媺的重视,姬玉柔明显也重视到,到顾媺跟前道:“才情巧露,又富有野趣。没想到盛都城中有如此才女。”
桓苾有些忐忑的看看本身的母亲,又看看顾媺,有些踟躇。
她怀里的少女闻言,目光一亮,吃紧道:“哪个哪个,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