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邵氏纷争[第1页/共4页]
沈冲对这个名字一无所知,他茫然问道:“华山如何了?”
江家固然只要一家剧场,但地处旺角繁华地段,上座率不低,票房累计起来,非常可观,如果再放两周的话,《疯劫》的票房冲破千万就不再是胡想了。
创刊号采访到了邵逸夫,开了个好头,以后再采访其他影坛大佬的时候,就毫无隔绝了,第二期理所当然的用了嘉禾的老板邹文怀做封面。
“谁奉告你黑泽明的事?”
“遵循邵氏本来的安排,5月5号那天,是要上映《出笼马骝》的,成果被《疯劫》挤掉了。”罗维明抽着烟,说道:“《出笼马骝》是凑档期的小制作,不管导演还是演员,都是邵氏的边角料,没甚么话语权,挤掉也就挤掉了,不过方逸华把原定本周上映的《大命捞家》也给推迟了,成果惹了马蜂窝。”
沈冲点头,正欲说话,桌子上的电话响了。
“《大命捞家》的导演是华山啊!”
“他不是真想和《疯劫》对撼。”罗维明卖关子,问沈冲:“你猜这个月尾,邵氏筹办上甚么电影?”
“就是啊,沈老板,太不刻薄了。”罗维明也帮腔,说道:“投资黑泽明的新电影,竟然不告诉我们杂志社一声,好歹给我们一个采访的机遇。”
沈冲点头,表示不知。
“好,这是你说的啊。”严浩站起来就要走,“一言为定,我这就去嘉禾。”
“客岁华山拍了《扑灭》,口碑票房都很可观,沈总还记得吧?我们做《电影双周刊》的时候,把这部电影评为客岁十大电影之一。”
“这得感激万老板的心脏病啊。”沈冲看着票房统计细目,笑着说道:“周一票房回落到60多万,周二又反弹到80多万,想必是他的消息上了报纸的原因。”
舒明坐下,接过秋丝雨奉上来的茶,喝了一口以后,从公文包里拿出方才出版的第二期《第一电影批评》,递给沈冲。
舒明是《第一电影批评》的总编,四十多岁,有点谢顶,他六十年代就在报纸上撰稿写影评,对欧洲电影和亚洲电影特别是日本的电影非常体味,是香港影评界的老前辈了。
“沈总啊,你连华山都不晓得,竟然也美意义办电影杂志?”罗维明调侃了一句,然后解释道:“华山是邵氏的老臣子,六十年代初跟着日本人西本正学拍照,熬了好多年才升职为导演,比来几年拍的戏,卖座都不错,心气高了,方逸华把《大命捞家》档期推后,天然让他很不爽。”
不该该啊……
“应当我们去采访的。”舒明是个老好人,此时也争了一句。
“黑泽明?!”
严浩?
“为甚么?”
“《疯劫》上映了十天,现在票房是823万港币。”江之强汇报导:“目前每日票房保持在40万摆布,和邵氏的放映条约结束时,突破《半斤八两》的853万的票房记载,应当没甚么题目。”
现在已经进入放映的第二周,分账比例是三七开,单日票房40万的话,邵氏每天坐收二十七八万,仍然保持最卖座电影的支出程度,没有事理不持续放映啊。
“我还没来得及说,他就来了,你们别争,采访都有机遇。”沈冲嘿嘿一笑,转头看着严浩,说道:“你现在忙着搞《夜车》的前期制作,奉告你了又能如何?”
“是啊。”罗维明一副你才明白的神采,他扑灭卷烟,抽了一口,然后说道:“自从76年楚原拍了《流星胡蝶剑》以后,持续十几部电影在台湾票房过千万,被人封为‘楚千万’,是邵氏的招牌和摇钱树,《孔雀王朝》一上映,邵氏统统的资本必定会向他集合,现在都过了月中了,华山如果不闹,任凭邵氏院线持续放《疯劫》,到了月尾,他的《大命捞家》就要做炮灰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