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器材[第1页/共3页]
沈冲对记载片式的拍摄伎俩非常感兴趣,他本筹算亲身担负翁维铨电影的制片人,不过比来几个月,一向东奔西走,忙来忙去,实在没时候,也不好再拖下去,只好把制片事情又交给了曾励珍,让翁维铨和他同时开拍新电影。
“只要货好,代价好说。”赚的钱越来越多,沈冲也更加的风雅,凡是能进步电影质量的,他都不鄙吝,“翁先生不要担忧预算,凡是拍摄需求的,都租下来,我会跟珍姐打号召的。”
除了拍照机和胶片,另有灯光和布光设备,灌音收音设备,电源设备,拍照机节制设备等等一大堆东西,沈冲跟在前面,涨了很多见地。
“拍照机首要就这三个厂家,阿莱和潘纳维申是支流,阿通主如果拍记载片用的,拍电影用的少。”汪长智想了一下,说道:“不过我前次去德国,传闻奥天时有个小公司,出产的拍照机很有特性,在欧洲口碑不错,但是产量很少,需求先下订单。”
翁维铨看了一下,点头说道:“这个不错,意大利的加通尼(Cartoni),好东西。”
翁维铨1949年出世,1969年在加州洛杉矶艺术中间学院修读拍照专业,1971年获得学士学位,同一年,他和闻名的华裔拍照大师黄宗霑一起,拍摄了一部有关华人移民在美国糊口的记载片《洛克镇的一天》,拍摄初期,黄宗霑心脏病发作,因而整部记载片,均由翁维铨独立完成,并且完成的非常标致,由此获得了黄宗霑的赏识,当他回到香港后,黄宗霑援助他在停止了小我拍照展。
————————————————
“好,那就租这个。”沈冲是看不出来吵嘴,他只晓得潘纳维申是顶级的拍照机品牌,好莱坞很多大片的末端字幕上,都有它的标记,就和条记本电脑上的英特尔标记一样常见。
以是在香港,如果一个电影导演,片比超越1:5,就根基找不到投资了……(注1)
注2:汪长智2007年荣获金像奖专业精力奖,现已归天。
潘纳维申的拍照机只租不卖,房钱固然很贵,但还能接受,像另一个拍照机大鳄阿莱(ARRI)的产品,不带镜头,不带现场收音麦克风,代价就要200多万港币……而略微好一点的镜头,售价就在百万港币以上。
以是沈冲上门一说,邵氏很快就同意外借。
除了拍照机,另有胶片,一本胶片要1000多港币,只能拍摄4分钟,如果拍10分钟的素材镜头,有1分钟终究可用,也就是1:10的片比来算的话,拍摄一部90分钟的电影,光胶片就需求20多万。
黄宗霑曾十次获得奥斯卡提名,两次篡夺奥斯卡最好拍照的小金人,在五六十年代,一其中国人,能获得如此殊荣,是无庸置疑的一代拍照宗师,他对翁维铨青睐相加,可见翁维铨的拍照程度绝对一流,以是沈冲跟着他,一起来遴选拍照机。
黄岳泰气势多变,不拘一格,能够共同电影剧情,随机应变,这也是沈冲放弃杜可风,去找他的启事。
……
难怪有人说,在胶片期间,拍照机只要一开动,烧的满是钱。
沈冲猎奇的接过来,玩弄了一会,咂咂嘴,说道:“这也不算轻啊,如果扛着跑一天,必定得累趴下。”
黄岳泰出身自电影世家,父亲也是闻名拍照师,他是香港电影界成绩最高的拍照师之一,曾经九次获得金像奖最好拍照奖,此中有两次三连冠,其记载可谓空前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