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青莲池(上)[第2页/共3页]
“通玄师兄,可勘出,因何起这窜改?”听了这话,平真猛展开双眸,一样看向那一片广宽的蜀地,却也看不出。
山风吹动,松涛和溪流合为天籁,流泉水气蒸腾,却真是灵气四溢。
师门平时一点点香火和功德堆集的气数,如果不能抵消罪孽,这只怕,就是折寿之罚,亦不能抹去世人罪恶。
对这类有天赋有气力的炼气士来讲,这蜀地运转的气味本是流利的天机,现在却有断裂重组的感受,相对较着。
长须老者点头,说着:“这是天然,各位先看着这青莲池!”
“潜龙剑竟然自鸣了?”将背后的剑猛地拔出,横在面前,通玄的神采微变。
感到到二人出去,此中一人望向内里,说着:“他们已返来了。”
再看光照之处,是一个三尺大三尺高的圆池,此时水深一尺,中间生着一朵青莲一样的莲花,半开着,有五瓣,十数人凝神看着。
“诸位同门,本日唤尔等前来,便是会商这潜龙之事。要知,你我虽是炼气士,却也需借那真龙之势,以助修行,现在,先前洞察之天机,怕是欲生变端了。”长须老者说着。
二人对话,此时,此中一人正凝感着大地众气,面色寂然,却有着温和敞亮的丹凤之眸。
“不过,我自修炼这门望气术,十数日不竭冥想和旁观蜀地,总感受这一二年来,这天机,似有窜改。”此时,平和面庞上,亦现出猜疑之意。
蜀地多人迹罕见的山,此时,二位穿戴道服的中年道人,正顶风矗立,扫看大地。
平真一听,便当即皱起眉头:“通玄师兄,无体例可禁止这等变端吗?”
“平真师弟,尚未明白,待我细观。”
上天之罚随时可落,而这天罚,对浅显人还罢了,对他们这等炼气士影响犹大。
“哎,你只修道真,养气培胎,倒是不通这门,这望气之术,学者必有天赋赋可入门,不过这也罢了,千人中,就有一个有此天赋,并不算太奇怪。”
世人微点头,算是行礼。
平真道人有些悟了,本来就算是天子,在没有集人前,气相也是普通。
此处,有一小道,可直通山当中间。进入以后,将会别有洞天。
再昂首望天,本来温和敞亮的凤眸也忍不住眯了起来:“想必,师父他们,必是皆已出关了,这事费事了。”
见厥后平真羽士有些利诱,通玄道人就说着:“望气之法,少者可感气之休咎,中者可观气之色相,大成者可观茫茫大地气相,我这门观气可称大成,却还是食之有趣,弃之可惜。”
“而当真龙天子,龙入大海,显出天子气时,这时必定已经把握军民百万,雄视天下,就算晓得,又有何用?”
炼气士通过身心上修炼,逐步达到一种天人合一境地,从而堪破六合间的奥妙,或盗或顺,取六合真气为己用,达到本身保存形状上之升华。
晓得通玄师兄身为三代弟子中翘首,望气之术了得,又平时少言寡语,非夸大之徒,言出即实,他若这般说,这天机或许真起窜改了。
“关头是,就算是真龙天子出世,也不过是赤光照室,龙不得水时,观其气色也不过是郡县之人,而这类人太多了,比如本朝太祖,与草泽中时,不过县气罢了!世上传闻,天子降落有天子气,冲天而起,都是妄传,就算有也只是大略,不然的话,历代潜龙岂不都被寻出而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