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洞的遗迹[第2页/共2页]
云台山植被丰富,具有党参、连翘、何首乌等数百种药用植物,合适孙思邈“遍历名山,寻求方药”的行医风俗。本地至今传播他在茱萸峰周边绝壁峭壁采摘珍稀药材的传说,部分险要山路被称为“药王栈道”。
4、文明遗产的当代代价
2. 炼丹炉遗址的文明设想
3. 处所认同的意味
1. 金代石像群:洞内供奉孙思邈及其两位门徒的石像,为金代本地人李天佑等人捐资雕镂,外型古朴,衣纹简练,表现了金元期间的雕镂气势。石像保存无缺,是研讨玄门造像艺术的首要什物。
位置与构造
2、药王庙:官方祭奠场合
药王庙位于焦作市山阳区李贵作村北,距云台山景区约10千米,是孙思邈被封为“药王”的核心场合。该庙始建于北宋政和年间,现存大殿为元朝修建,2013年被列为天下重点文物庇护单位。
1. 元朝木构大殿:大殿面阔三间,单檐悬山式屋顶,采取“减柱造”技法,内部空间开阔。梁架布局保存金元期间特性,如驼峰、插昂等,是河南现存初期木构修建的典范代表。
据庙内《昭惠王灵感记》碑刻记录,唐昭惠王李建臣曾将此地作为行宫,与孙思邈来往甚密,并戏封其为“药王”,后获唐太宗承认。这一传说虽贫乏野史左证,但反应了处所对孙思邈医学进献的推许。
药王洞位于茱萸峰半山腰,朝向东南,高10米、宽11米、深约60米,洞顶有天然石口。洞内空间开阔,可包容数十人,洞口阵势险要,需沿峻峭石阶攀登而上。
3. 千年红豆杉:洞口发展着一株高约20米、需三人合抱的红豆杉,树龄逾千年,相传为孙思邈亲手莳植。其根系深扎岩壁,枝叶富强,成为药王洞的标记性天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