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歌仙(三)[第4页/共4页]
但这一刻,她晓得了。
广西地到处偏僻,且湿热多林,瘴气丛生。只是他们赶路的这个时节挑得好,热未生,寒不寒,瘴气也尚未升腾。
林若山仿佛表情不错,正在高谈阔论。
而漓江的水又静又平,清澈见底,活像大镜子,天映江中。
是以坊间都传开此书。
林若山瞥到她的神采,叹一口气,便停了口,问道:“黛玉,听闻桂林山川甲天下,想不想看看?”
她反的不是平阳县里的一个宗族、一个神婆、一个家庭、一个县太爷,而是每天下下统统的他们。
看黛玉冲动的神情,林若山微浅笑:道衡兄呀道衡兄,多谢了你啊。从今而后,我这小侄女,可就真醒了。
黛玉翻开一读,神采就变得彩虹似的,缓慢地翻读到最后。
别人都只觉得黛玉写了个平常的动人一些的话本,张道衡之流,却一眼就看出来黛玉话本下对社会,对正统的背叛、风险。的确称得上见微知著。
黛玉看不清楚那是个甚么东西。但是那一刻,她浑身颤抖,仿佛只要手中的笔杆能抵抗从心底出现的惊骇、悔恨。
又一声扑通,船家也跳到了水里,表示他们跟上来。
“是水贼?”林若山问。
山色空濛,绿树红花。
林若山笑叹:“你这孩子啊!前段时候刚说了‘理性’、‘唯物’、‘独立思虑’,你忘了?莫非叔叔说甚么,就必然要你接管甚么?那叔叔成了个甚么人?你一贯心多,在叔叔这里,就不要多了。好吗?”
林若山表示她:“读读。”
看他的神情,黛玉却蹙着眉,少见的,没有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