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第3页/共3页]
为了完整获得制海权,从2月9日到3月7日,日本舰队不竭向旅顺口内的俄舰停止炮击,试图将俄舰封堵在旅顺口,但均未胜利。为了摆脱舰队的被动处境,俄国任命马卡洛夫为承平洋分舰队司令。马卡洛夫上任后,当即采纳了一系列的告急办法。为了制止日军从后侧登岸,对旅顺基地形成威胁,马卡洛夫在辽东半岛本地地区密布地雷,同时,他还号令舰队在日本海攻击日军海上交通线,分离日本舰队对旅顺的压力。
旅顺是俄国在远东最首要的计谋港口,如果丢掉了这座都会,俄国不但将落空它在远东的军事基地,并且“有损于在近东、中亚和欧洲的政治军事声望”。为了守住旅顺,俄军集结重兵停止戍守,使得日军每进步一步都必须支出庞大的代价,可谓“逃亡之战”。鉴于旅顺之战迟迟没有根赋性停顿,大山岩撤消了乃木希典的批示权,由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代为批示。儿玉源太郎是驰名的炮兵专家,在他的部下下,日军很快霸占了俄军戍守最为周到的203高地。随后,日军在203高地架设火炮,以大口径榴弹炮攻击俄国舰队。俄国舰队丧失惨痛,根基上丧失了作战才气。
在日本主动备战的同时,俄国并没有将大量军队抽调到东北地区,俄国对日本的态度是轻视的,以为俄国人“抛弃帽子就能将日本淹没”。对日本的轻视,在俄国陆军大臣阿列克塞・库罗帕特金拜候日本后达到了顶点。这位陆军大臣宣称:“一个俄国兵能够对于三个日军,而我们只需求14天的时候就能够在满洲集结40万雄师,这已经是击败日本陆军所需数量的三倍了。以是说将来要产生的与其说是战役不如说是一场军事漫步更加合适。”这句话仿佛为今后俄军的运气埋下了伏笔。
19世纪末,颠末耐久的对外扩大,沙皇俄国的国土面积已经达到了2280万平方千米,但其仍不满足。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这十几年间,西方列强猖獗地在中国的地盘上分别本身的权势范围,沙皇俄国便是此中的主动者。为了在中国争夺更多的好处,俄国看上了资本丰富的中国东北地区,尤其首要的是,这里有俄国梦寐以求的不冻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