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 建武中兴与南北朝纷乱

建武中兴与南北朝纷乱[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358年4月30日,足利尊氏病故,时年54岁,埋在京都的衣笠山下的等侍寺内。足利尊氏身后,其子足利义诠继任将军,在执事斯波义将的帮部下,足利义诠安定了幕府统治,并慢慢压抑住了南朝权势。

1339年8月16日,53岁的后醍醐天皇因病归天。相传他临死前,一手握着《法华经》,一手抚剑,还立下遗诏:“纵领玉骨已埋南山,灵魂亦当常望北阙。”是以,后醍醐天皇的陵墓也与普通的朝南座北的传统葬式不一样,而是朝北坐南安葬。后醍醐天皇身后没多久,跟随他的几个南朝闻名武将也接踵战死,南朝仿佛“气数已尽”,但是因为足利尊氏与其弟足利直义的内杠,南朝又残喘了50多年。

后醍醐天皇实施的新政,最首要的部分就是撤消威胁天皇权力的关白、摄政等职务,统统大权由天皇本人统辖,对皇室和大贵族的好正法力庇护,却对在颠覆镰仓幕府中立下军功的军人的好处不闻不问,这类做法引发了各地军人的极度不满。而与此同时,规复天皇之位没多久的后醍醐天皇为了满足一己私欲,疏忽长年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磨难,肆意增加税收,征发劳役,在京都大兴土木,呈现了“兵革以后,世局未稳,国费民苦”的乱象。后醍醐天皇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农夫的不满,由此,后醍醐天皇逐步落空了军人和农夫对他的支撑。

此时的足利尊氏固然获得了天皇的赐名,但是并没有获得他梦寐以求的“征夷大将军”的名号,反倒遭到后醍醐天皇的各种限定,这让足利尊氏非常绝望。

北朝的实际节制者足利尊氏在被光亮天皇正式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后重启武家政治,在京都建立了足利幕府。幕府建立不久,为了清算武家轨制,鼎新朝政,足利尊氏公布了武家法典《建武式目》。《建武式目》提出“居安思危”的观点,以为首要之责是“早休万人愁”,“政在安民”。在这一思惟的指导下,《建武式目》提出要制止豪侈,力行俭仆,不得纳贿贿赂;选用贤达之人担负处所官,并要求豪强不得兼并私宅,以减少停业流浪者;委任尽忠足利氏的有功、有才调的将领为各地保护。

1349年,足利直义与高师直的斗争生长到了白热化阶段,高师直要求足利尊氏肃除足利直义的统统职务。足利尊氏承诺了高师直的要求,撤掉了其弟全数职务。而后,高师直更加娇纵,而足利尊氏与足利直义之间的干系也是以日趋严峻。

足利尊氏在起兵讨伐镰仓幕府之初,足利直义就一向帮手足利尊氏,足利尊氏也视足利直义为左膀右臂,对他极其正视。足利幕府建立后,足利尊氏的家臣高师直担负首要职位,深得尊氏信赖,备受恩宠,然后权柄越高,骄奢越重,部下部将非常不满,足利直义对此也深为仇恨,决计撤除高师直。

1368年,年仅10岁的足利义满继任第三代幕府将军,由管领细川赖之任帮手。足利义满成年亲政后,显现出出色的统治与带领才气,前后安定了土岐赖康、山名氏清等处所保护的兵变,幕府统治得以进一步稳固。同时,颠末几次大的挞伐,南朝的权势完整阑珊。1392年,足利义满对南朝提出同一的号令,并顺利实现南北朝合体,胜利地结束长达60年的豆割状况。由此,足利义满在天下范围建立起幕府将军的绝对统治权,成为室町幕府最盛期的缔造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