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宫廷密议恩宠至,皇子封王寄厚望[第2页/共2页]
诸葛亮微微欠身,神采恭敬地答复道:“朱紫有所不知,陛下成心封谌皇子为蜀王,并将成都作为封地,待开春后,陛下措置完迁都长安之事,应当便会降下旨意。朱紫且耐烦在宫中住下,静候些光阴,此事自会有定论。”
李朱紫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欣喜之色,心中暗自策画:太子刘睿有元老系支撑,庞宏伴读后,荆州一系也与他紧密相连,其太子之位安定。现在谌儿能早早封王,得成都这龙兴之地为封地,实乃幸事,足见陛下对我母子二人的恩宠呐。
这李朱紫出身王谢,温婉贤淑,受刘禅宠嬖却不娇纵,待人驯良,常为刘禅分忧解难。她悉心培养刘谌,使其兼具文明素养、品德与技艺,刘谌也逐步生长为有担负、公理且心系家国百姓的小皇子。
诸葛亮看出母子二人的迷惑,微微捋了捋髯毛,缓缓出言解释道:“年底时,陛下在长安未央宫中调集吾与关将军、张将军、杨将军与赵将军等近臣参议迁都之事。陛下担忧迁都后,成都地处偏僻,恐失掌控。杨将军便发起留黄老将军、公琰等人坐镇成都,吾担忧蜀中局势,便要求暂留,待稳定后再赴长安述职。陛下应允后,杨将军又进言,无妨趁此机会,分封一名皇子于成都,以加强掌控。正在陛下为人选犯难之际,杨将兵力荐谌皇子,称谌皇子脾气刚烈忠勇,且心胸家国,可担此重担。陛下听后,遂下定决计,封谌皇子为蜀王,待蜀中安稳,吾前去长安后,与黄老将军、公琰等人共同坐镇成都。”
诸葛瞻抽泣着,小手紧紧抓着诸葛亮的衣袖,带着哭腔说道:“父亲,孩儿听闻城中兵变,好惊骇再也见不到父亲了……”
诸葛亮却赶紧摆手,谦善地笑着说:“朱紫莫要如此,此事乃是卫将军向陛下提的建议,要谢就谢卫将军吧。”
这恰是:宫廷密议恩宠至,皇子封王寄厚望。局势纷繁多变幻,蜀汉前路待筹量。
李朱紫在黄月英的搀扶下,牵着刘谌来到诸葛亮面前。诸葛亮再次向李朱紫与刘谌二人见礼,随后,面带体贴肠问道:“此番宫中变故,不知朱紫与谌皇子可曾遭到惊吓?”
话说这诸葛亮在张绍的保护下,一起乘车奔驰赶到宫中。在侍卫的引领下,穿过盘曲的回廊和宫殿,终究见到了黄月英母子。诸葛瞻远远瞧见父亲的身影,眼眶刹时红了,带着哭腔喊了一声“父亲”,便飞扑进诸葛亮的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