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长安聚议迁都策,团圆府邸待新程[第2页/共3页]
张飞豹眼圆睁,虬髯颤栗,上前一步大声道:“俺老张也觉着丞相与二哥所言极是,陛下今后可不能这般行事,你小子如有个三长两短,俺那宝贝闺女可咋办?岂不是要年纪悄悄就守活寡?”关羽在一旁听闻,顿时神采一沉,眼神锋利地瞪向张飞,同时重重地咳嗽一声,表示其莫要再胡言乱语。
一起上,杨再兴时候留意着诸葛亮的马车,不时叮咛车夫放慢速率,稳驾慢行。世人顶风冒雪,饿了便就着煮熟的雪水,吃些干粮,仓促处理完温饱后便再次出发。颠末无数次的停歇与尽力,他们终究瞥见了成都的表面。杨再兴望着怠倦却果断的世人,长舒一口气:“丞相,吾等终究到了。”
诸葛亮深思半晌,缓缓而言:“此安排虽有必然可行性,但仍有不敷。臣觉得,臣可暂留成都,待稳定益州局势后,再交予公琰。如此,方能万无一失。”
这恰是:长安聚议迁都策,诸臣纷言利弊呈。新春暂搁家国事,团聚府邸待新程。
年底,北风凛冽,却吹不散长安城中的热切氛围。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一起风尘仆仆,终究赶至长安。白虎殿内,暖意融融,刘禅端坐皇位之上,望着久别相逢的诸位叔父,眼中尽是欣喜:“诸卿一起辛苦,朕心甚念,本日得见,实乃大喜。”
各位看官,上回书说到孙尚香手札之事暂告一段落,刘禅在长安一边等候诸葛亮等人前来,一边措置着诸多事件。岁末之际,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重臣终究齐聚长安,他们的到来,又将为蜀汉的生长带来如何的变数与转机?迁都之议可否顺利推动?且看世人在白虎殿中的商讨决计。
刘禅依言应下,却又为庞统官职犯难:“只是这庞统回朝,该授何职?”
诸葛亮目光通俗,思考半晌后建议:“陛下,臣觉得可将士元调回中枢。庞士元智谋过人,既能为火线战事出运营策,亦能在朝堂之上调剂众派系纷争。”
杨再兴赶紧接话:“丞相,吾等亦有考量。可令黄老将军率重兵驻守成都,蒋公琰主理政务,再以东州派的董尚书、许靖,荆州系的庞宏,元老系的关索、张绍帮手,多方合力,以制衡益州本土权势。”
待诸葛亮与杨再兴赶回成都时,正值新春佳节。城中张灯结彩,一片喜庆平和。二人商讨后,决定先将迁都之事压下,待节后再与群臣细细商讨。
杨再兴果断地说道:“丞相,越是此时,越要保重身材。马车虽慢,但只要吾等不断歇,总能赶回成都。”说罢,他批示侍卫们更加谨慎地探路,寻觅更加平坦的雪地前行。
杨再兴赶快劝止:“丞相,千万不成。这风雪交集,寒气砭骨,您若骑马,受了风寒可如何是好?您回成都后另有诸多大事要主持,一旦身材有恙,这大局便失了主心骨啊!”
临行前,刘禅望着窗外的酷寒,体贴道:“相父,内里天寒地冻,此来路途艰苦,朕派兄长与你同回,路上也好有个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