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北地之行忆旧情,除夕宴饮话心声[第1页/共3页]
诸葛亮再问:“军中士气,关乎胜负。若我大汉此后对兖州用兵,久战不堪,军心浮动,伯约有何良策?”
诸葛亮抚须浅笑,道:“伯约,若与东吴结合,共同伐魏,然东吴几次无常,当如何应对?”
姜维回应道:“丞相,与东吴结合,当以利诱之,以信结之。明白两边之好处分别,使其无益可图。同时若东吴有不轨之心,当有应对之策。可于边疆设防,威慑东吴,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姜维深思半晌,说道:“丞相,可一方面从四周郡县集结粮食,布施哀鸿同时供应军队,但不成过分征调,以免引发民怨。另一方面,可构造军民兴建水利,开开荒地,以备来年之需。如有充裕粮食,可设常平仓,丰年购入,灾年卖出,稳定粮价。”
关羽神采凝重隧道:“大哥走了,但大汉还在。吾等这些故乡伙能为大汉效力的光阴也未几了,将来还是要看尔等年青一辈。”说着,他望向姜维等年青将领。
喜好杨再兴:拜刘备为寄父收义子孙绍请大师保藏:杨再兴:拜刘备为寄父收义子孙绍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各位看官,上回书说到蜀汉在东海国停顿顺利,收伏了糜家等一些本地权势。与此同时,曹仁、曹洪在青州攻打齐国也有了新的停顿。在曹纯、张虎的帮忙下,顺利霸占了齐国。而曹髦得知后,敏捷做出摆设,由司马懿亲身领兵坐镇北海国,以抵抗蜀魏联军。
杨再兴对此却有分歧的观点,他看着窗外的皑皑白雪,对诸葛亮说道:“丞相,现在夏季已至,这路途艰险难行,何况此时天寒地冻,也不宜用兵。丞相您常日里为大汉政务劳累,自寄父归天后,更是兢兢业业,未曾有过半晌安息。现在可贵有这半晌闲暇,不若临时留下,待开春以后再回成都也不迟啊。”诸葛亮听杨再兴说得在理,深思半晌后,便点头应了下来。
张飞举起酒杯,大声说道:“想当年,俺与大哥在桃园结义,当时怎会想到有本日之局面。大哥平生仁义,为了规复汉室,殚精竭虑。现在他虽已不在,但他的遗志,俺们定要完成!”
杨再兴见诸葛亮承诺,心中大喜。杨再兴想着诸葛亮这些年实在辛苦,可贵有机遇放松一下,便发起道:“丞相,既然决定留下,你我不如四周逛逛,明白一下北地夏季之风景,也算是忙里偷闲了。”诸葛亮本想推让,但见杨再兴美意难却,且心中也有些猎奇这北地之冬的风景,便应了下来。
杨再兴为了让诸葛亮能纵情,便修书将张飞、赵云二人招回琅琊。张飞、赵云接到手札后,敏捷安排好防务,快马加鞭地赶来与诸葛亮、杨再兴汇合。世人相聚后,都非常镇静,仿佛又回到了昔日并肩作战的光阴。
在等候关羽的日子里,世人在魏延的带领下,纵情地观光玩耍了一番洛阳。洛阳城在夏季的覆盖下,别有一番神韵。陈腐的城墙在雪的映托下显得更加宏伟壮观,城墙上的积雪像是给它戴上了一顶红色毡帽。城内的街道虽因夏季而略显冷僻,但仍能看出昔日的繁华。世人穿越在大街冷巷,感受着这座古都的魅力。
姜维答复道:“丞相,维自入驻河内以来,以仁政为先,轻徭薄赋,鼓励耕织,规复活产。同时,又创办书院,教养百姓,提拔贤达,郡中百姓知我军乃公理之师,为规复汉室而来,民气归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