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 第196章 孙权伐魏失良将,东吴兵败陷困局

第196章 孙权伐魏失良将,东吴兵败陷困局[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夏侯尚三人得胜后返回合肥,文聘见状,大为惊奇。夏侯尚解释道:“今虽阵营有别,然此乃魏海内哄,昭帝不忍见国土为东吴所侵,故遣我等率军驰援。”

孙权称帝后,魏蜀吴三国边境渐趋稳定,孙权暗忖,即便没了那陆逊,东吴凭长江天险亦可自保,因而对于陆逊的存在愈发感到不安。

文聘听闻,忆及曹操昔日赏识之恩,感慨万千,遂决定改弦易辙,归附曹植麾下。夏侯尚等人闻之,喜不自禁,欲为文聘表功,文聘却以归附已晚为由,直言推让。

曹魏对此毫无防备,文聘所部遭东吴雄师围困。恰逢大雨滂湃,城防因之受损,吴军来势迅猛,文聘根本来不及补葺。文聘于城中苦思很久,决意操纵此情势,令军民藏匿,本身则于府中佯卧。

曹植点头承认,又问曹洪:“叔父意下如何?”

孙权兵败,率残军退回江东,一起之上,士卒低头沮丧,士气降落。孙权虽烦恼不已,然好胜之心使其不肯承认不对,对群臣称:“此次得胜,乃天不助我,非战之罪。”但其内心亦知此次伐魏之莽撞,遂重新核阅东吴军事计谋,决意不再轻举妄动。

孙权率军至城下,见城中景象,心生疑窦。文聘素以慎重松散着称,此时如此松弛,必有蹊跷,或有伏兵,或待外援。孙权遂猜疑不前,令雄师摸干脆围攻合肥二十余日,但是却久攻不下。

赵云点头道:“振武所言甚是,吾等可临时按兵不动,静观局势窜改,再做决计。”

各位看官,上回书说到曹魏因曹芳禅位、司马懿擅立新帝而大乱。曹植于许都称帝,立曹芳为太子,开端整饬朝纲。而司马懿则裹挟新帝曹髦退往泰山郡。

同时,孙权重新考量与曹魏、蜀汉之干系。孙权认识到,现在与曹魏为敌或非明智之举,遂决定遣使前去许都,摸索曹植之意,看望和谈之能够。

陆逊遭此大辱,退朝后忧愤成疾,不久竟烦闷而逝。孙权闻之,心中暗喜,竟不亲往记念,仅遣宫中寺人代行慰劳,步骘、诸葛瑾、潘浚、朱据等人见孙权心性竟凉薄至此,顿时感受心寒,为陆逊不值。

许都曹植闻孙权伐魏失利、文聘归附之讯,喜出望外,遂调集群臣商讨稳固曹魏局势之策。

孙权旋即亲率江东雄师,御驾亲征,朱然等将领随行。雄师渡江后,孙权与诸将共商军事行动。孙权审时度势,觉得曹魏内哄,恰是打击良机,遂定下声东击西之策。命诸葛瑾率偏师渡淮水攻汝南郡,觉得疑兵,自率五万主力雄师自庐江郡进击合肥。

因而,蜀汉使者出发前去东吴。孙权访问蜀汉使者,两边相互摸索,皆欲从对方获得更多谍报。孙权称东吴伐魏旨在保护三国均衡,并非针对蜀汉。蜀汉使者则回应,但愿东吴保持禁止,勿轻启战端。

陆逊出身江东大族,而孙权与兄长孙策是南渡的淮泗个人。昔日孙策主政江东,为压抑江东大族,手腕狠厉,多有血腥之举,导致孙吴与江东大族干系反目。陆逊从祖父陆康,因孙策围攻庐江,抱病而亡,陆氏族人亦死伤大半,在此等汗青夙怨下,孙权对陆逊始终怀有猜忌之心。

此次,孙权对陆逊之容忍似已达极限。翌日,孙权于朝堂下诏,命朱然为多数督,总理军事,卖力征讨魏国一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