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杨家将 > 第十四回 犒将士赵普辞官 宴群臣宋琪赋诗

第十四回 犒将士赵普辞官 宴群臣宋琪赋诗[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浩浩舜恩邦尽戴,巍巍汤惠士皆亲。

境遇承平何故报?凤麟为瑞有珍符。

次日,太宗宴群臣于后苑,召宰附近臣赐酒赏花,谓之曰:“春气暄和,品物畅茂,四方无事。朕以天下之乐为乐,宜令侍宴诸臣赋侍赏花。”王音既下,一人进曰:“小臣鄙人,愿承命赋诗。”乃平章事宋琪也。即展花笺,援笔立书七言八句以进。其诗曰:

均沾有域皆怀德,一视元邦不遂臣。

陈家谷口忠勤念,千古令人恨不平。

饱暖四方咸底定,供输百姓自无虞。

贤人发难,动出万全。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胜。若重之谨之,蛮夷不敷吞,燕蓟不敷取。自古疆场之难,非尽由蛮夷,亦多因边吏扰而致之。若缘边诸塞,抚御得人,但使峻垒深沟,蓄力养锐,自逸以处,宁我致人!所谓择卒不如择将,任力不及任人。如是则边鄙宁,而河北之民获歇息矣。臣又闻:“家六合者,以天下为心。”岂止争尺寸之土,乘蛮夷之势罢了!是故贤人先本而后未,安内以攘外。是知五帝三王,未有不先底子者也。尧舜之道无他,广推恩于天下之民尔。推恩者何?在安而利之。民既安利,则蛮夷敛衽而至矣。

帝于长春殿赐宴饯行。酒至半酣,帝于席上谓普曰:“此行只遂卿之志,遇有急事商讨,卿闻命之日,当即随使而来,勿负朕望。”普离席领命。帝深有眷恋之意,亲作诗以送之曰:

侍班上圣拟旒疏,融煦昭然德意孚。

忠勤工室展宏漠,政事朝堂赖秉扶。

四方风泽被休教,万国返来慕至仁。

陈抟得诏,随使朝见。太宗待之甚厚,谓宰臣曰:“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上也。”乃遣中使送拎至中书省。宋琪等款接殷勤,坐中安闲问曰:“先生学得玄默涵养之道,亦能够教人乎?”传笑曰:“小道山野之人,于时无用,亦不知神仙炼丹之事,吐纳摄生之理,非有方术可传。假令白日升天,亦何益于世?今主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博达古今,穷究治乱,真有道仁圣之主也。恰是君巨协心同德,兴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炼,无出于此。”淇深服其言。次日奏对,以陈抟所言上陈,太宗诏赐号“希夷先生”,亲书“华山石室”囚字赠之,放还华山。抟再拜受命,本日辞帝而出,自回华山不题。

却说杨业在关中得圣旨来到,与诸将仪曰:“朝廷既有班师之命,可将将士分作前后而行,以防北兵追袭。”延德进曰:“所可贵者机也。大人连胜辽敌,再假十数日之程,直捣优蓟,取其地理以归,上报朝廷知遇厚恩,岂不美哉?”业曰:“吾亦有志如此,何如君命既下,若不还军,反有违背之罪,纵建微功,亦不敷偿也。”延德乃不复敢言。次日,令刘廷翰等恪守遂城,自率所部离了瓦桥关,径望汴京而回。静轩咏史诗曰:

普奉诗而起泣曰:“陛下赐臣诗,当勒之于石,与臣朽骨同葬泉下。”太宗闻其言,亦为之动容,君臣各散。赵普至中书省辞僚属宋琪等,因道主上之恩,不堪感慕。琪曰:“主上以公极知之爱,而有眷恋之情。此去不久,当复召也。”普取出御诗涕零曰:“此生余年,无以上报,惟愿来世,得效大马之力。”琪慰抚乃至,送之而出。普径赴武胜不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