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杨家将 > 第七回 北汉主议守河东 呼延赞力擒敌将

第七回 北汉主议守河东 呼延赞力擒敌将[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却说河东刘钧,听知太宗新立,招伏太行山呼延赞为将。乃集文武商讨曰:“中原宋太祖在日,以孤境为敌国。今彼新立太宗,河东之忧,其能兔乎?”丁贵奏曰:“往年因召杨令公援泽州之围,媾和而回。今军士蓄锐丰年,兵甲坚利,陛下可高枕无忧。近年之弊,多因预备不固,使敌兵长驱而来。今宜命令各边关,严设堤防,勿使宋兵轻进,乃为长守之计。我逸彼劳,师费无功,自不敢正视河东矣。”刘钩然其奏,即命令于各边关等处去了。又于晋阳城中,深沟高垒而待。

两阵对圆,宋阵上前锋呼延赞,挺枪跃马,跑出阵前曰:“北将何故不降,自取灭亡之祸?”遂曰:“汝今急早退去,犹不失为胜也;不然,教汝等片甲不回。”赞大怒,举枪直取邵遂。邵遂抡刀来迎,两骑订交,二将战上三十余合,不分胜负。赞欲活捉邵遂,乃佯输,走回本阵。遂不舍,骤马追之。赞觑其来近,回转马,大喝一声,将遂活捉于顿时。先人有诗赞曰:

次日,雄师到天井关下寨。守关将铁枪邵遂,有万夫不当之勇,听得宋兵来到,与部将王文商讨迎敌。王文曰:“宋师势大,难以比武,将军只宜死守。遣人求救于晋阳,待援兵来到,前后击之,能够取胜。”遂曰:“日前刘主之命,勿使仇敌轻进。今恰好乘其疲惫,一战可破,何待救兵乎?”即部兵出关迎敌。

吴昌满身贯带,开东门,列下步地。劈面宋前锋呼延赞,横枪跨马,立于门旗之下。吴昌曰:“我主汉王,自守一方,何故穷侵无厌?”赞曰:“我大宋以仁义之兵,而清六合,唯有河东未下,汝辈如鱼游釜中,死在瞬息,不降何待?”吴昌大怒,舞刀跃马来战。呼延赞举枪迎敌。两骑才交,宋兵鼓勇而进,北军先自扰乱。吴昌权势不支,跑马望本阵逃脱。赞乘势掩之,昌见宋兵雄勇,不敢入城,率众绕出汾涧遁去。赞杀得性激、径骤马追之,大呼:“贼将休走!”昌转头见赞追紧,按住刀,弯弓架箭,一矢放来,被赞闪过。吴昌愈慌,只顾前走,忽连人带马,陷于汾泽中。赞部下向前抓住,降其部下二千余人。

次队高怀德见赞赢了敌将,率兵杀入。北兵大败,死者甚众。北将王文不敢迎敌,乘骑走投陆亮方而去。宋兵遂袭了天井关。太宗驻军关中。赞缚邵遂以献。太宗曰:“留此逆臣无用处。”令摆布押出斩之,枭首号令讫。

旗号展处风云变,敌将身亡瞬息中。

赞归至军中,深恨张氏这一枪之仇。与马氏议曰:“本日之战,不得其利,折去大将祖兴,部下伤损大半。”马氏曰:“是谁出战,能胜吾众?”赞曰:“袁希烈不敷惧。其妻张氏,枪法不在吾下,且有智识,若令婴城而守,则泽州未可卒攻。”马氏曰:“此无虑也,彼之伏兵,只用得一番。我亦以计取其城。”赞曰:“汝有何计?”马氏曰:“且将各营按下,只说因被仇敌伤重左臂,不能出战。彼闻此动静,必怠于戍守。却令老弱之众,罢却戎事,日于汾涧中洗马,似有回军之状。吾与君伏津兵于城东高阜之处了望,俟其出兵,通约高将军先战,我等乘虚捣入城中,则泽州唾手可取矣。”赞喜曰:“此计足伸我恨!”即密下号令,各营按兵不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