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建忠议取接天关 大辽出兵救晋阳[第2页/共3页]
却说绦州守将张公瑾,听知宋兵取了接天关,惊奇整天,不知为计。牙将刘炳进曰:“兵法云:‘多算则胜,少算不堪。’况无算乎?今宋师势如山岳,长驱而来,前之坚毅关隘,已被攻破。何况绛州平低之城,健卒扳堞可登,且稀有之兵,焉能抗敌?不如投降,以救生灵之厄。”公瑾然其议,即遣刘炳到宋军中纳降。
动静传入河东,刘钧闻之,亟集文武商讨。丁贵进曰:“宋师远来,粮草费竭,宁能久驻乎?陛下一面遣人于大辽萧太后处,乞出兵以厄宋之粮道;一面集结军马,为战守之计。”刘钧从其议,遣人赍书前去大辽求救;一边分遣诸军,严设战具以待。
过了一宵,次日,王文与李信开关出战。宋将呼延赞亦排下步地,顿时指王文骂曰:“丧败之将,不即献关纳降,尚来寻死耶?”王文笑曰:“宋军满足不辱。本日杀汝片甲不回。”言罢纵骑舞方天戟来战呼延赞,赞援枪迎之。两下比武。
守军报入帐中,李太公与二子商讨曰:“宋兵来战,何故退之?”李信曰:“彼众我寡,难以力敌,可遣人于接天关期约,令其来助,方可议战。”太公依其言,即遣人径诣前关知会。陆亮方与王文议曰:“宋师过不得此关,从背路进犯,倘或彼处不保,则我关亦危矣,君当率兵亟往救之。”王文曰:“将军所见极是,小将愿行。”即引津兵三千,前来三镇关互助。李太公得王文来到,不堪之喜,因与商讨迎敌。王文曰:“平地之地,利于急战。公宜死守此关,吾与公子合兵破之。”太公开其言。
第八回 建忠议取接天关 大辽出兵救晋阳
战未数合,王文佯输而走。赞久知王文长于用兵,要活捉之,骤马追去。一声炮响,关左一彪兵杀来,乃李信也,举枪绕赞以后杀来。赞怒激,赶近前,挥起一枪,将王文拨于马下。部兵竞进捉之。赞再回马与李信比武。信见王文被捉去,心慌胆怯,不敢久战,即出兵走入关中。赞亦勒军回营。
又过了数日,赞遣人缉探关前动静,回报:“关上守愈坚毅,人马不能近。”赞越忧愁。忽报:“营外有一老卒,要见将军。”赞令唤入。老卒至帐前曰:“闻将军攻此关不下,特来献策,以成将军一大功劳。”赞惊诧曰:“汝有何计,以取此关?当保奏天子,不失汝之繁华。”卒曰:“此关阵势极高,故名接天关。守将陆亮方,不过是一勇之夫,打击亦易。内有王文辅之,此人智谋宏远,用兵得术,若使恪守不出,则将军之众,虽守一年,亦只如此。将军不知山后有一小径,虽是崎岖,实只此路可入,倒是李至公把截。若将军遣人问之借此而过,直至河东北境,但然无阻。”
辽将耶律沙与敌烈议曰:“宋兵以急战为利,初来其必将锐。我与君阻横山涧而布阵,待其兵渡将半,出师掩之,敌将可擒矣。”敌烈曰:“不然,若使仇敌先渡,我众瞥见其势,皆有怯志也;正宜先其势而逆之,能够胜利。”即率所部渡水来迎。
却说来兵攻陷泽州以后,于翌日进抵接天关。守将陆亮方乃与王文商讨曰:“宋师长驱而来,当何计以退之?”文曰:“关隘险固,只可死守,待宋师粮尽,一鼓可破矣。”亮方然其言,遂按兵不出。宋前锋呼延赞屯扎关下,令部下急攻。关上乱放弓矢木石之类,军士不能近前。赞无计可施,与李建忠议曰:“陆亮方死守此关,将以何计取之?”建忠曰:“关势伤害,难以卒下,若急攻之,徒伤军士无益。为今之计,莫若撤围而待,乘有可取之机,然掉队兵,庶不徒费军功也。”赞沉吟半晌,退入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