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扬锋汉起 > 第三十七章大义为先

第三十七章大义为先[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安玄脑中回想,宗子城被围到西燕灭亡不太短短两个月时候,东晋、代国(398年称魏,史称北魏,此期间国国主拓跋珪自称魏王)救济的兵马还没有达到,西燕便灭亡了。

胡藩带来了最新的北地谍报:六月二日,后燕兵马围困西燕都城宗子,后燕国主慕容永派儿子常猴子爵慕容弘向雍州刺史郗恢求救,并献玉玺一枚。

杨安玄心中替慕容永哀思,这位西燕国主别离向东晋和代国求救,成果国被灭两国的救兵都还未解缆,大抵都像杨安远那样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六月十八日,数匹快马驰进棘阳城,征虏参事胡藩求见太守杨佺期。

公孙河早有筹办,客岁与侨幽州的公孙氏(公孙瓒以后)联络上,本族成为公孙支脉。

夏侯宗之收报后转给杨思平,让杨思平酌情措置。

天子司马曜深觉得然,下旨让青、兖刺史王恭,豫州刺史庾楷率兵援救。

新纸滑韧发墨色、宜笔锋、宜保存,比起市道的黄麻纸、桑根纸、黄檗纸都要好。

从经向来看,不管哪国的兵马都不会等闲侵犯商旅,南北货色交换要靠这些商旅,一旦商旅断绝,对权贵们来讲会有诸多不便。

坞堡以内安排着四十多张案几,二百多人提笔或写字或作画,无不对竹纸赞不断口。

西晋时丰乐亭侯杜预曾在此架设黄河上的第一座浮桥,“河桥”。河桥已毁,孟津渡还是是南北来往的首要渡口。

南北战事不竭,但商旅并未不准,孟津南北渡口停满了等候渡船过江的商队。

站在关墙之上远眺,黄河之上舟船如叶,密密麻麻。

这类平淡不消担忧话不对题,归恰是天马行空,随便冒出一句不知所云的话,总有人大声喝采,“淯水八俊、安玄最高”地说法已渐被士人接管。

“你所写的《小窗幽句》愚兄已拜读,字字珠玑,读之清心脱俗,让人沉思。此次中正定品,愚兄先预祝你得偿心愿,早展鹏程。”

在洛阳时,杨安玄也曾见地过前秦、西燕的兵马,晓得胡骑的短长,特别是身穿重甲、马披重甲的“甲骑具装”更是步兵的恶梦。

两人谈笑间,诸将到齐。

蒲月二十八日,阴家广发请柬,遍邀郡中文人雅士相聚试纸,悬金二两为纸征名。

拜候已在乡间寻访查问,看家世、访孝廉、问德行,郡中筹办升品、定品的士人、士族各施手腕。

杨思平局抚额头摩挲,沉吟半晌道:“多派细作前去刺探便是,你不成前去涉险。”

“不可。”杨思平决然回绝道:“戋戋数十人深切敌国,存亡难测,安玄不成率性。”

看到援救慕容永的公文后,杨佺期很有些感慨,他与这位燕主算得上是旧识,太元十六年(391年)慕容永曾统兵度过黄河攻打洛阳,被他击退。

有人专门为《小窗幽句》注释,引经据典地说明出处,更有人借此东风,编撰甚么《竹林闲话》、《溪间小语》之类地小品文,惹人重视,对比《小窗幽句》,常常贻笑风雅。

杨佺期将燕都城宗子城被围,郗刺史命新野郡援助洛阳之事简短地通报了一下。

“杨思平,你率二千兵马两今后出发前去洛阳。”杨佺期道:“把安远、安玄两只新军带上。”

河南太守夏侯宗之转来谍报,称西燕国主筹办遣太子慕容亮为质子,要求晋国出兵策应。

胡藩见到杨安玄后,高兴地笑道:“安玄,愚兄先谢过你送来的战马和宝弓,这段光阴愚习练骑射很故意得,想与你较量一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