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党同伐异[第2页/共3页]
司马道子想了想,道:“晋升家世事关严峻,不成轻为。献新犁之功可酬关内侯,洛阳兵败杨佺期被免除龙骧将军,还予他便是。别的犒赏他金二百两,锦缎五百匹。”
在农田实验过后,陈崧也大为奋发,欢声道:“这是天大地丧事,要速报会稽王得知。”
皇太妃李陵容笑道:“看到你们兄弟有商有量、敦睦相亲,为娘也就放心了,娘跟你们喝一杯。”
“献宝?”司马道子醉眼昏黄地看着陈崧,笑道:“孤王府当中奇珍奇宝无数,卿有何宝?且呈上来让孤一观。”
太元十年(385年),谢安归天,朝廷下诏以琅琊王(392年徙封会稽王)司马道子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今后会稽王权倾天下。
“哦”,司马曜看向弟弟,原觉得王国宝在朝堂上反对重赏杨佺期是他授意。
王绪凑趣道:“不知是何宝贝,让王爷如此欢心,可否让微臣开开眼,下次也替王爷寻件异宝来。”
尚书省掌行政大权,设有吏部、祠部、度支、左民、五兵等五部尚书(1),分担天下诸事。农田事物归屯田曹办理,而屯田又归左民尚书统领。
王国宝一皱眉,道:“甚么犁值得王爷如此欢畅,不过是匠人之作罢了。”
接过陈崧手中的奏折,边翻看司马道子边问道:“你可试用过此犁,果如奏章中所说?”
司马道子的话有理,司马曜点点头,道:“皇弟说的不错,朕也有所思疑。”
陈崧恭敬地应道:“下官亲身带人到田间试耕,确实无疑。”
郗恢的奏本天子司马曜已经看过,闻奏后开口道:“新犁节流畜力,功效更佳,着尚书省将图样颁行天下,敏捷推行,莫误本年春耕。杨佺期献犁,功在社稷,当厚加封赏,诸卿觉得如何?”
陈崧来到王府求见,等了足足半个时候,才看到斜倚在锦榻上地会稽王,隔着老远都能闻到浓烈地酒味,明显这位王爷刚从酒桌高低来。
司马道子笑道:“这宝贝你可寻不来,是新野太守杨佺期研制的新型耕犁。”
王国宝针锋相对隧道:“可多多犒赏财帛就是,岂能够家世品阶赏人。”
朝堂之上分红两派,吵个不休,逐步切题千里,变成相互攻讦。
闲事说完,摆上酒宴。喝到一半时,中书令王国宝带着族弟王绪到来。司马道子很欢畅,命人撤下残席重新开宴。
在母亲面前,两人天然满口承诺,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皇太妃欢畅,让兄弟两人纵情痛饮。
“本年是定品之年,杨安玄恰好定品年纪,臣弟觉得是杨佺期为其子谋高品而施的手腕。”司马道子道:“以是臣弟以来,当赏,但不能太重。”
王国宝斜着眼瞅了一下陈崧,心想向王爷献媚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个陈崧也插手此中。本身要勤到王府走动些,要不然会让这些人钻了空子。
“王大人,农为国本,杨郡守之功不下于攻城占地,下官觉得当册封提品。”太子左卫率徐邈道。
司马道子一拍奏折,双掌合十道:“阿弥陀佛,佛祖保佑,此犁确切是无价之宝。这个杨佺期倒是国之栋梁,孤要奏明天子,重重犒赏他。”
一拂袖袖,司马曜扬长而去,留下众朝臣面面相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