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东征前的准备[第2页/共3页]
不过这个兵器的缺点也很较着,就是它的射程不远,杀伤间隔最远也不到二十米,以是只要靠近仇敌以后才气施放,这就大大增加了被敌军损毁的概率了,并且对机器的紧密程度要求也很高,密封性不好很轻易形成火油的泄漏,那样就会引发爆炸,四周操纵的人将没法幸免。
不过总而言之,这类兵器的可骇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战象,通过马车增加其矫捷性以后,还是能极大地制止被敌军步兵进犯到的,并且亚历山大也针对其射程近的缺点在兵器核心修建了一层护盾,不但能庇护机器,也能庇护好职员的安然,不然只要敌方投掷标枪或者发射箭矢或石弹就充足让这类兵器落空感化了。
同一马其顿帝国后,亚历山大把国度称呼改成亚历山大帝国,这个期间西亚及欧洲的君主都喜好用某某处所的征服者、万王之王之类的称呼,征服了很多处以是后光称呼名字就要老长,非常不便利,并且为了辨别帝国其他藩国,国王(King)这类并非独一无二的称呼也不适合用在本身身上了,已经够不上层次了。以是,亚历山大筹办效仿秦始皇,创建一个公用名字来代表本身,就是“天子”(Emperor),以此来辨别统统的国王,代替其他反复的称呼。
印度半岛上,印度中部的地区要在公元310年前后才被旃陀罗笈多占据,现在他还没有下定决计去兼并这些地区,更多的是作为第一个同一了恒河道域和印度河道域的大帝国的首任国王,旃陀罗笈多开端建立完美的轨制。但是,再让他一两年时候就说不好了,到时候全部中印度都将归入孔雀王国的版图内。
别的,亚历山大用从河中地区、索格底亚那、费尔干纳盆地运送来的良马扩大了具装甲骑的数量,并定名为圣马队,全面利用了冷锻工艺打造的满身札甲、胫甲、头盔、胫甲和臂甲,连战马身上也是披上一层冷锻札甲,并且另有棉甲锁甲作为内衬,这美满是为了应对秦弩而建立的。骑士的选用前提非常刻薄,体重根基都在90公斤以上,身高几近没有少于1米8的,对战马的负首要求更高,因为它要驮起起码130公斤的重量并且投入作战,以是战马起码都是超越450公斤以上的重型马。因为对战马的要求较高,良马的产量不高,练习丧失也很大,加上前面的,总数临时编为3000人,由阿尔塔拉马斯卖力练习。
终究,在旃陀罗笈多兼并五河道域原欧德摩斯所统辖的地区及健驮逻大部分地区以后,转而兼并旁遮普地区,然后是培松的印度河下流的信德地区也被旃陀罗笈多占据,培松被赶出了印度,他乘着船逃到了苏萨,转而前去巴比伦,这个事情已经产生在公元前314年。这就是亚历山大——印度战役的导火索,也是亚历山大对孔雀王国宣战的借口。此次先处理佩乌塞斯塔斯和西尔比提乌斯,然后以此为借口向孔雀王朝。
自从灭亡难陀王朝以后,旃陀罗笈多耐久以来一向在厉兵秣马,等候着北进的机遇。跟着欧德摩斯和培松的接踵分开,特别是军队的大部分精华都被他们带走以后,这个机遇终究到来了。公元前316年,操纵马其顿军主力西进插手继业者战役的机遇,25岁的月护王旃陀罗笈多大肆北进,几近没费多大的劲就一举占据了旁遮普地区,把本身的权势扩大到了兴都库什山脉南麓。旁遮普以西是培松的格德罗西亚总督区,也就是《亚历山大远征记》里所载阿拉伯海北面的“食鱼者地区”和它北面的戈壁及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