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中篇 杀青》译文[第4页/共6页]
用楮树(一名穀树)、桑树和木芙蓉的第二层皮等造的纸叫做皮纸,用竹麻造的纸叫做竹纸。邃密的纸非常洁白,能够用来誊写、印刷和制柬帖;粗糙的纸则用于制作火纸和包装纸。所谓“达成”就是从斩竹去青而获得的称呼,“汗青”则是以煮沥而获得的称呼,“简”便是已经形成的纸。因为煮竹能成“简”和纸,先人因而就误以为削竹片能够记事,进而还弊端地觉得当代的书册都是用皮条穿编竹简而成的。在秦始皇焚书之前,已经有很多册本,如果纯用竹简,又能写下几个字呢?西域一带的人用贝树形成纸页,而我国中土的人士进而误传他们能够用贝树叶来誊写经文(即“贝叶经”)。他们不晓得树叶离根就会焦枯的事理,这跟削竹记事的说法是一样好笑的。
③寸符:一寸宽的文书凭据。
⑥圣顽:圣贤与愚顽。
⑨铅山:地在江西。
朝鲜的白硾纸,不晓得是用甚么质料做成的。日本有些处所造的纸不消帘抄,制作体例是将纸料煮烂以后,将广大的青石放在炕上,鄙人面烧火而使石发热,用刷子把纸浆薄薄地刷在青石面上,揭一次就是一张纸。朝鲜是不是用这类体例造纸,我们不得而知。中国有没有效这类体例,也不清楚。温州的蠲糨纸也是用桑树皮造的。四川的薛涛笺,则是以木芙蓉皮为质料,煮烂然后插手芙蓉花的汁,做成彩色的小幅信纸。这类做法能够是当时薛涛小我提出来的,以是“薛涛笺”的名字传播到明天。这类纸的长处是色彩都雅,而不是因为它的质料好。
【原文】
④广中:两广一带。
竹纸是南边制造的,此中以福建省为最多。当竹笋生出今后,到山窝里察看竹林长势,将要生枝叶的嫩竹是造纸的上等质料。每年到芒种季节,便可上山砍竹。把嫩竹截成五到七尺一段,当场开一口山塘,注水漂浸。为了制止塘水干枯,用竹制导管引水滚滚流入。浸到一百天开外,把竹子取出再用木棒敲打,最后洗掉粗壳与青皮(这一步调就叫做“达成”)。这时候的竹穰就像苎麻一样,再用优良石灰调成乳液拌和,放入楻桶里煮上八天八夜。
煮竹子的锅,直径约四尺,用黏土调石灰封固锅的边沿,使其高度和宽度近似于广东中部本地地区煮盐的牢盆那样,内里能够装下十多石水。上面盖上周长约一丈五尺、直径约四尺多的楻桶。竹料插手锅和楻桶中,煮八天就充足了。停止加热一天后,揭开楻桶,取出竹麻,放到净水塘里漂洗洁净。漂塘底部和四周都要用木板合缝砌好以制止感染泥污(造粗纸时不必如此)。竹麻洗净以后,用柴灰水渗入,再放入锅内按平,铺一寸摆布厚的稻草灰。煮沸以后,就把竹麻移入另一桶中,持续用草木灰水淋洗。草木灰水冷却今后,要煮沸再淋洗。如许颠末十多天,竹麻天然就会腐臭发臭。把它拿出来放入臼内舂成泥状(山区都有水碓),倒入抄纸槽内。
④“所谓‘达成’”句:宋应星持续为他的纸起于上古说停止论证,对“达成”、“汗青”做了本身的了解,即都是造纸的工序,而“简”就是纸的别号。这些说法明显是不精确的。
制造又长又宽的皮纸,所用的水槽要很宽、纸帘很大,一小我干不了,就需求两小我对抄。如果是棂纱纸,则需求好几小我才行。凡是用来绘画和写条幅的皮纸,要先用明矾水浸过今后才不会起毛。切近竹帘的一面为纸的正面,因为料泥都浮在上面,纸的背面就比较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