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此去经年[第1页/共2页]
朱棣微微一笑,正色道:“我也是在舱中气闷到处逛逛,眼瞧柳贤弟独观沧海这才上前。本王刚才听你吟诗心有所触,实有一言相劝贤弟。昔年陆放翁作此诗已然耄耋之年,实是垂老迈矣壮志难酬。而柳贤弟方今龄不及而立,恰是抱负不凡大展雄图之时,何故有‘今作闲云不计程’之喟!”
柳少阳感激他折损兄弟,毁船舍命的互助之恩,硬是留下千两银票以作酬谢。陆百川谦让不过只得受了,旋即也与柳少阳等人别过。
柳少阳见一时没人想到昔年之事与那燕王有关,当下也不从中说破。只是想到此去外洋千里,道别故乡只怕经年难返。想起朱棣所云一展雄图之言,心下不由喟然长叹。
世人可贵出海一览浩淼烟波,俱都扫去心头多日的哀恸阴霾,大有逸兴遄飞之快。就连叶小青也是风寒消灭谈笑晏晏,与水玄灵等人在舱中闲谈起来。唯有那少主张凤低头垂首无甚言语,似是在想多么苦衷。
他耳听得船工打更之声模糊作响,已然到了寅时五更天亮期近。当下起家徐行走出舱外,独伫舷盼往东了望。只见海天苍茫浓云赤波,朝阳方才甫露头角,朝四隅散出点点晨光,将无垠的海面掩映上了一抹红霞。
一旁的莫凌涛却不觉得然,摇了点头沉声道:“这常言说得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瞧那燕王只怕没安甚么美意!他之以是脱手相救我等,想来是要我们今后寻那朱允炆的倒霉,他好从中渔翁得利罢了!只不过我莫凌涛也非不知好歹之辈,他既然这回救我一命,莫某而后寻仇自当不去与他难堪!”
柳少阳见这本玄宗秘典无恙,又摸了摸那枚正一天师令。前尘恍忽之间,江紫彦临死之前的一幕幕,在他脑海当中缓缓重现。心下伤怀之余,不由苦笑:“江老前辈嘱托我的事情,几年下来竟没有做到一件。何况我现在时运不济,豪气多有消磨。他白叟家倘若泉下有知定然愤恨得紧,深悔所托非人了吧!”
贰心头一凛紧忙摸了摸胸口怀中,幸亏那本道枢玄经和正一天师令都还尚在。此番历逢颠簸又在海中沉浮多时,所幸那本道枢玄经韧丝所制水火不侵,这才经此灾害未曾损毁。
五行门诸人在船埠之上寻了船家,只说往琉球采办稀珍奇货。那船老迈心中虽是半信半疑,何如柳少阳许以重金相酬。他得了好处便自也不再多问,心下欢乐随即呼喊船工扬帆出海。
一语未罢,忽听得身后有人续声长吟道:“盛事何由观北伐,先人谁可继西平?眼昏不奈陈编得,挑尽残灯不肯明!”
柳少阳听得醍醐灌顶心生波澜,一时竟而无以言对。朱棣却霍地大袖一拂,朗声道:“船队一起往北前面就是海州地界了,那边商贾云集驶往外洋的私船甚多。你既策画已定要东往异国,我们无妨就此别过。本王这便在舱下摆酒践行,唯盼贤弟早日返来!”
柳少阳心底一震转过身去,只见一道金黄色的身影在晨光的微光中走上前来,恰是燕王朱棣。前面跟着一僧一道两人仪止洒然,乃是那和尚道衍与武当派掌门卢秋云。
他想到这里怔然入迷,不自发间伸手按在了悬腰的赤虹宝剑之上,口中随兴喃喃道:“昔如埋剑常思出,今作闲云不计程……”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候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