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为君之道[第2页/共2页]
“他来平王府何为?”荆雨可不记得这位首辅大人与本身有甚么交集。
赵帝的语气很慢,开口说话对他来讲仿佛已经是一件有些艰巨的事情:“我赵国现在架子已然搭得不错,你继位后,只需顾着那几位朝廷柱国的意义,凡事因循祖制便可,破钞不了多少精力。”
“徐大人,您这是唱的哪一出啊?”荆雨越听越感觉不对劲。
“那便是帝王心术、朝堂制衡了。”
“论出身,徐大人您的亲外甥赵明楼可比本王强太多了。”
荆雨神采当真道:“四哥,我真的不想当天子,一刻都没有想过。”
荆雨说到这里本身都乐了:“徐大人,你们内阁难不成是按着武道修为排的位次?总不能因为我们赵国建国太祖是一名天赋宗师,以是便说本王与太祖最为肖似吧?”
徐放目光竭诚,再一次躬身下拜:“王爷,徐或人混迹朝堂三十余载,几位皇嗣是看着长大的,这三十余年来,徐某看得清楚,我赵国诸皇嗣中,您是最不折腾的一名。”
“徐大人,别摸索了。”
徐放闻言扯了扯嘴角,一个笑容尽在不言中。
荆雨歪头考虑了一会儿:“名正言顺?”
“四哥,这不是信不信的题目。”荆雨目光灼灼地盯着赵明成:“你今后会明白的,在此之前,但愿你我不要伤了兄弟和蔼。”
荆雨实实在在感遭到了世事的荒诞之处,你徐放作为皇后的亲哥哥,五皇子赵明楼的亲娘舅,跟我说这个合适吗?
“现在我赵国看似四海升平,有大治之世的气象,实则不过鲜花招锦、烈火烹油,近年已有盛极而衰的苗头……”
徐放笑道:“现在陛下仍然活着,由陛下指定储君之选,可谓是最为名正言顺,实在这对哪一名皇嗣都不是题目。”
“论聪明才情,七弟赵明釜远胜于本王。”
“啊?”
“当天子如果要每天如父皇般勤政,每天批阅的折子都能堆成一座小山,这那里比得上做个清闲王爷?”
“三个字。”徐放竖起三根手指,在荆雨面前晃了晃。
荆雨此时也被这位内阁首辅大臣吊足了胃口,挠了挠头:“徐大人,那你说说,为君者最首要的是甚么?”
赵明成沉默好久,终究只是微不成察地点了点头。
“论治国理政的才气,本王拍马也及不上三姐赵明玉。”
赵帝本来松松垮垮的身材蓦地紧绷起来,旋即以更加迅疾的速率垮塌下去,他有些意兴阑珊地摆了摆手:“都下去罢,让朕想想。”
“为何?”赵帝脸上没甚么神采:“这是你其他几位手足拼了性命也要争的东西,你竟然无动于衷?”
徐放神采稳定,语气恭谨:“王爷可知,为君者最首要的东西是甚么?”
“四哥,你想不想当天子?”荆雨轻声问道。
“六弟……”赵明成勉强挤出一个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