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从铁门到睹货逻国[第3页/共5页]
玄奘道:“有这么个地点就不算虐待了,你们还是不要出去的好,天都这么黑了,内里风大雪急,把稳出事。”
想想也不奇特,在这峰峦堆叠的群山之间,最早呈现并逐步贯穿的当然是水道——那便是佛经中常常提到的恒河、信度河、赫尔曼德河、阿姆河、徙多河……循着这些滋长并哺养了文明的大河上溯,终究都能够在葱岭高原的千山万壑间找到宗源,找到每一条最不起眼的溪流。
过了铁门关,玄奘与摩咄等人持续南行,跟着阵势的逐步降落,气候也垂垂和缓起来。三天后,他们终究到达睹货逻国地界。
“这是吐火罗文吗?”他一面翻阅着这些俗志,一面问中间的和尚。
玄奘简朴地向他们解释了针灸的道理,本地人仍然弄不明白,只当是神佛护佑,个个佩服不已。
玄奘感觉奇特:“雨安居不是在夏季吗?”
一口热汤下肚,每小我身上都和缓了很多,摩咄伸了个懒腰,预备歇息时才发觉,这座破庙的地上满是冰碴子,明显不成能躺上去睡觉,不由皱起了眉头:“今晚睡在那里呢?”
玄奘擦了把额上的盗汗,强笑道:“中原有句古话,叫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现在我们不是‘如’了,是真的走在上面,公然是战战兢兢。”
睹货逻的兴衰让玄奘感慨不已,一个同一的国度是多么首要。他和摩咄等人访问了此中几个小国,见这里的住民多数身着毛皮衣服,皮肤被高原的阳光晒得乌黑透亮,五官长相也异于诸国,说话竟不是大葱岭一带通用的粟特语,反倒与玄奘在高昌、阿耆尼等地听到的吐火罗语非常类似,但又有所分歧。
“好聪明的做法!”阿克多赞叹道,“那样就安然多了。”
玄奘感觉奇特:“丛林里那里有床?就算用木料打制,一来我们没东西,二来这一夜的时候只怕也不敷用。不如将这大殿打扫一下,铺上毡毯,在马腹下睡上一觉不也很和缓吗?再不可就搭起帐篷好了。”
玄奘边走边设想着经文中提到的那些处所——我们所糊口的这个天下当然属于南瞻部洲,那么,所谓“无热恼池”是不是就是指大葱岭呢?这里长年积雪,当然没有“热恼”了。
玄奘和摩咄则在古庙四周捡拾了些枯树枝子,然后就在陈旧的大殿内化雪烧饭。
寺僧接过看了看,皱紧了眉头:“法师所书,既非吐火罗文,又非粟特文,更非梵文,不知这是……”
这是自进山以来,他们见到的第一波活人,摩咄等人都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心中都有一种重回人间的高兴,就连那两名流兵望向他们的凶暴眼神也感觉扎眼得很。
“这就是吐火罗笔墨。”玄奘道。
“弟子猜想,那关门定在山顶险要之处。”阿克多说。
望山跑死马,他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又行了三百余里,终究来到铁门峰下。
玄奘取出纸笔,写下了“南无阿弥陀佛”这几个字,递给寺僧。他用的是在西域诸国粹的吐火罗文。
玄奘精力一振,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群山环抱,云雾蒸腾,通往那山上的是一条细颀长长的栈道,仅容一人通行,并且崎岖险要,栈道两侧的石壁断崖如刀削普通。
“沿着栈道走,便可出关了吗?”他问那两个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