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行者玄奘 > 第三十六章 恒河苦修者

第三十六章 恒河苦修者[第1页/共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玄奘在河边的一棵树下盘坐下来,打来带来的书夹,此次他带来的不是佛经,而是两部世俗文籍——《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从那今后,恒河水就在印度半岛上奔腾不息。

数十个天衣教徒赤条条地来到河边,焚香祷告后,便渡水爬上这一对一对的木桩,一只手抓住高柱子,一只脚踩住矮柱子,空着的另一只手和脚腾空伸开,整小我昂首挺胸腰板伸直,面孔朝着太阳的方向,缓缓扭转……这类独特的姿式看上去更像是一场标榜,直让玄奘目瞪口呆。

玄奘晓得,在印度,想要被人称作“三藏法师”可不是件轻易的事情,需通达起码五十部经论,能够无碍地为人讲授。全印度也没几个获得此称呼的。这位阇耶毱多善闲法师既然被人称为“三藏”,想必有些过人之处,因而便去登门拜访。

寺里有一名名僧,名叫阇耶毱多善闲三藏,学问很高,辩才特佳。

“却也很有美感哦,”般若羯罗道,“曲女城里有一种跳舞,便是借用了这类修炼体例。当年我看过阿谁跳舞,完整不能跟这个比拟!师兄你看,这里六合宽广,数百名裸衣外道以一样的姿式一样的节拍迎着太阳在河面上缓缓扭转,这是多么独特,又是多么的壮观啊!”

看着面前苍青色的河水,浩浩大荡,无边无边,细沙随流,波澜起伏。玄奘的一颗心也便跟着起起伏伏——

“你说的是那些天衣外道?”般若羯罗笑了起来,“是啊,日出日落,意味着往生与循环。像如许长时候修炼,不但能够强身健体,还会让精力获得升华呢。”

“天热醒的早,便想到恒河边上来看看。”玄奘答复。

面前的恒河便是那孕育了文明的大河之一,古印度文明的生长能够说是循着一条由印度河道域向恒河道域迟缓迁徙的轨迹,接受了这两条大河的恩泽,在汗青上孕育而生,上升、下落、再上升……起起伏伏,直至被推向高度发财的顶峰……

《摩诃婆罗多》里说,恒河是通往天国的大门,流经天上、人间和冥界。当年,天神和阿修罗为争夺恒河的爱情发作了一场战役,为了克服阿修罗,天神在众仙的帮忙下吸干了大海,打败了阿修罗。

但是河水如果从天上直接倾泻下来,大地底子没法接受,以是,他们必须获得大神湿婆的帮忙。

玄奘苦笑:“我倒未看出有甚么美感,只是替他们担忧。阿谁处所河水不浅,水流也急,像如许修行,一个不慎,岂不就跌入了恒河?”

天已大亮,本来温馨的恒河变得拥堵起来,来这里沐浴的人已经达到数千,看装束大多是婆罗门教徒,他们成群结队地堆积在恒河沿岸,脱光衣物下到河里,另有的人手执器皿从河中取水,也不过滤就直接仰脖饮用。

间隔他不远的处统统一些木桩,都是一对一对的,一根高一些,一根矮一些,初时不晓得做甚么用,但是很快他就明白了——

看到这里,玄奘不由想到,这湿婆看来也不但仅是一个毁灭者,他的心中还装着磨难的众生,关头时候也富有捐躯精力,难怪有那么多人喜好他,恒河岸边到处都是供奉湿婆的神庙。

这是古印度最闻名的两大史诗,在长达数百年的时候里,无数官方艺人丁口相传生长起来,包含了很多各具特性的诗篇和大量官方的口头创作,内容极其庞杂,是印度各种文学艺术创作汲取素材的首要来源。在这当中,《摩诃婆罗多》被当作是“汗青传说”,而《罗摩衍那》则被当作是“最后的诗”,成为后代诗歌的典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