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教场[第1页/共3页]
杨志刚想见礼谢封,哪知中间抢出一员大将,不等杨志开口,向梁中书唱个大喏道:“周谨夜感风寒,未曾病愈,本日让这军健得了先机。让我来战他三百回合,再做计算。”
周谨的脚力是匹良驹,论速率和活络度,都比杨志的马高了一筹。但是即便这般杨志闪转翻滚,行动技艺上一点都不处于下风。倒是那周谨顾了此又失了彼,马脚百出,手忙脚乱。
周谨羞愤难当,把手中的断枪扔给部下,恶狠狠取过一副强弓,一壶雁翎追风箭。
演练结束,梁中书唤出杨志,说道:“杨志,我知你是原东京殿司府制使军官,犯法发配至此。现在贼人当道,群盗四起,国度用人之际。你敢与周谨比试技艺否?如若博得,便前罪不究,充其职役。”
好杨志,不慌不忙,听身后风声凌厉,不敢冒昧,也反身面朝上躺在马背,左手扒住马身,右手平空一抓,刚好抓到那支羽箭,然后规复骑乘姿式,把那支箭放入本身的箭壶。却拈了一支本身遴选的精准羽箭,搭在弓上,回马向周谨袭来。
这一日,风和日暖。
此时鸣金收势,上马看时,杨志只要肩胛处有一处淡淡的石灰印痕,再看那周谨时,却好似一头雪豹,白点斑斑,少说有五六十处。
兵马都监报梁中书:东京军健杨志先下一城,拔得头筹。
杨志领赏,回身去换甲换马。
再传下将令来,让二人比顿时射箭。
世人循名誉去,见是军中正牌军,周谨的师父,最是性急,对敌经常常自荐做前锋,人唤“急前锋”索超的便是。
杨志则收好枪杆,在“神仙”的指导下拿了一副看似平常却做工良好、质地坚固的弓,一壶箭羽残落却三百六十度分风均匀、准头实足的箭。
杨志抖擞精力,仍旧提了他选中的“乌金枪”,迎战索超的开山长斧。
杨志听得弦响箭至,未转头看,只拿弓轻巧地一拨,那箭便窜改了方向,摔在草丛中。
梁中书见是索超索战,内心爱才,不想让两员爱将伤了任何一个,又不好驳了正牌军的面子,以弱士气,只得从中周旋。
那兵械库十八般兵刃都有,杨志每看到一样,脑筋里的那位“神仙”便报给他兵刃的好坏吵嘴。终究在“神仙”的指导下,杨志也挑了一把枪。
先赐杨志一副纯银踩云盔甲,又赐良驹一匹。
世人都喝采。
周谨大怒,心下却窃喜敌手奉上“厚礼”,故意要占这份便宜:“军中无戏言!贼配军胆敢口出大言,教你晓得我周或人的手腕!”
梁中书同随行人等来到东郭城武教场。
又赐索超镶金龙虎盔甲一副,把本身的坐骑汗血宝马赐赉他骑,并叮咛道:“索爱将,这杨志是忠烈王谢的后代,实为军中良材,人中龙凤。本日比武时切切部下包涵,点到为止。”
特别是他的兵刃――一支当代传播下来的开山长斧,颇受“神仙”谛视。只因这开山长斧可扎可挑可劈可锁,使得好时,实属顿时战役力可骇的一种实战兵器。
教场大点兵。
令旗指处,周谨拍马便迎向杨志。
梁中书又重赏了正副牌军二人。
另有各级将校,带领着各自的军马,摆列整齐,军纪严明。
周谨二射不中,内心发慌,使出本身的看家本领,平躺在马背上,右手扒住马身,左手扣弦搭箭,双脚踩住弓身,脚踩弓手勒弦,直将那弓硬生生拉成了半人多长。左手放弦送箭,左脚踢弓向上,复用左手接住,身子规复骑马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