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心瘾1 > 22|11.23

22|11.23[第2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觉得师矣。”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3.13天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开罪于天,无所祷也。”

1、3子曰:“巧舌令色,鲜矣仁!”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成忍也?”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分歧科,古之道也。”

4.13子曰:“能以谦逊为国乎,何有?不能以谦逊为国,如礼何?”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故观之哉?”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以是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3.23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一,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3.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3.2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颤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平。”

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谓:“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但是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