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路线之争[第3页/共4页]
第二章在18:00。
对绿林的攻打已经持续了大半年,但主帅严尤阐发过先前荆州牧的败绩后,感觉对于绿林侧重在围,不急于进剿。
一些从绿林里钻出来投降的贼寇,身材衰弱,脚下踏实,身上臭烘烘的,明显是大热天,却冷得直颤抖抖,过了一天又大喊炎热,将本身脱得赤条条的,又上吐下泻,到了次日……
王匡固然是绿林首举义气的大头领,可他毕竟只是一个渔父,见地有限,眼睛只盯着南郡江夏,这里是他的故乡,即便产生了大疫,也不舍得丢弃。
“再如许下去,就是坐以待毙!”
第五伦则从黎阳调了五百人返来亲身批示。
粮食亦然,任何胆敢往绿林周边数县运送粮食的行动,都将遭到严惩。本地百姓本身都不敷吃,不成能布施绿林,至于豪强……在客岁绿林屠安陆县,掳妇女后,江夏豪强们便宁肯站在官府这边,毕竟严尤、窦融的军队,军纪确切较其他王师稍稍好了点。
几个月下来,绿林确切有些吃不消。
众渠帅面面相觑,没人体贴这个,但他们都信誓旦旦地说道:“等疫病结束,等抢到了粮食和盐,吾等会来救他们。”
但作为外郡人,王常、马武却有本身的设法。
南郡、江夏的盐,只要来自西面的巴蜀井盐,以及武陵蛮的石盐,都是通过大江汉水进交运输,严尤不信赖本地五均官,直接派兵军管了各处江防,严格节制盐的出入,使得各郡更加匮乏。
往南的万余人直欲顺江而下,故称之为下江兵。
丢弃抱病者,让另有机遇活的人从速走,这一点很快就达成了共鸣,唯独两位大渠帅之一,和新朝太师同名的王匡弱弱问了一句:“青壮能够走,但那些没抱病的老弱如何办?”
……
“这鬼气候。”
疟寒疾,便是疟疾。
“没粮没盐就不说了,绿林已经成了一个大瘟房,我感觉这四周皆是疫瘴,呼吸之间都要染上,得逃出去才行。”
因为盐的来源被堵截,很多人身材浮肿,患上各种疾病,感到力量不敷,盐成了极其金贵的东西,乃至为一块粗盐出了性命。
此情此景,让任光与统统官兵都勃然色变,纷繁退后百步。
“颜卿渠帅客岁打下了竟陵,对那边熟谙,南下少不了你。”
两军分道扬镳之际,带领下江兵的大渠帅王匡回顾他发难战役过数年的处所,依依不舍。僵卧难以行动的疟疾病人被丢弃,那些走不动路的老弱妇孺也只能眺望他们,不知今后该如何办。
王常字颜卿,本是小地主,因为弟弟报仇杀了人,才逃亡于绿林。他不甘心一辈子做盗贼,遂有此说。
曾经去南阳溜了一圈,攻击过第五伦使团的马武却道:“舂陵大侠刘伯升,曾看破了我绿林渠帅身份而仍然设席接待,又经常遣族人来往绿林赠送盐、布,吾等大可北出,联络他一起发难!”
六月正值荆州的雨季,严尤军中将士多是北方人,比如窦融,便是关中人士。
云杜县与绿林山中,不太短短月余,已成鬼蜮,上万人染了疾病,乃至有几位好吃好喝的渠帅也不可了,象他们如许的人物尚且免不了疟疾的折磨,也就无怪乎浅显的绿林兵,更将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