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猜疑[第1页/共3页]
他起家施礼,退了出去。方到门口,却见白露领着颜素走了出去。
徐九英点头:“这阵子让你来回跑腿,辛苦了。”
徐九英不接鞋子,反而把脚凑到陈守逸鼻端,动了动脚指:“累了,给我捶腿。”
未几时陈守逸就被叫进了内殿。
“太后的意义是……先帝能够把神策军交给了徐太妃?”
“不过……”
“那要有得选才行,”徐九英忿忿道,“朝臣、宗室,哪个肯理睬我?就算是我身边的人,除了三娘也没一个可托。我还能如何选?”
太后点头同意,半晌后又道:“本日叫你来,除了和你筹议太妃之事,还另有一事要烦劳你去办。”
听他调侃陈守逸,颜素不便接话,可也不敢获咎他,便笑着道:“三娘奉太妃之命,前来探视陛下起居。”
保护京畿的神策军约有十八万人,分为摆布两军,皆由寺人把握。
幸亏颜素早已看惯她这副模样,不慌不忙地行了礼。
“那倒不是。奴婢倒是感觉太后过于夺目,太妃与她合作一定占获得便宜。何况嫡庶有别,名份上太妃已然吃了亏,若连摄政的权力也一并让出去,太后的权威就更加牢不成破。太后威势越盛,太妃的局面就越艰巨。”
温和的灯光下,太后端坐棋盘前打谱。她劈面则坐着一名两鬓微霜的中年寺人。
因天子情感降落,颜素又陪他多玩了一会儿,才返回徐九英的宫室。
陈守逸含笑道:“先帝活着时,赵王不敢明目张胆拉拢神策中尉。现在漫衍些真真假假的动静,会让贰心有顾忌。以他的本性,这一年半载应当不会再轻举妄动。这一伎俩虽会让太后警悟,但能保障短时候内她的态度不会扭捏。这都是对太妃无益的处所。弊端则是这些年南衙(注2)北司抵触频繁,太妃依重寺人,只会让宰相们更加不满。今后太后临朝,再在他们背后推一把,怕是会常常找太妃的费事……”
北里是都中狎妓之所。徐九英家贫,十二三岁时差点被父亲卖到那边。她可贵和陈守逸提及少年时的酸楚旧事,获得的回应倒是她连倡女都比不上,不免耿耿于怀。
别过陈进兴,颜素入内拜见皇后。这些光阴天子留居于此,徐九英常遣她来看望。皇后早已风俗,连头都没抬,只冲颜素挥了挥手。颜素便又由白露领着去小天子居室。
中年寺人微微皱眉:“若徐太妃手上握着神策军,已足以节制京内局势……”
陈守逸浅笑听她控告,乃至另有闲暇在她说得口干舌燥时擦洁净手,将几上还温热的杏酪殷勤奉上。直到徐九英对他的非难告一段落,他才笑着开口:“奴婢甚么时候嘴毒了?”
颜素想了想,又改了主张,笑着道:“没甚么。”她向徐九英施礼如仪:“奴辞职了。”
话音未落,徐九英已经抢过他手中的银盏,将整整一盏杏酪都扣在了他的头上……
“嗯?”徐九英转头。
“还说没有?”徐九英不接杏酪,瞪着他道,“前次是谁说我连北里的女人都不如的?”
“天然说过。”
颜素看清是他时吃了一惊,脱口道:“宣徽使?”
颜素回过神,向他福了一福:“三娘也没想到会碰上陈院使。”
太后语气安静:“太妃居于深宫,能打仗的人有限,朝臣里又有很多人和赵王交好。我想先帝不会没考虑过这点。北司(注1)是目前赵王介入起码的处所,寺人也比朝臣轻易打仗。且相较已被赵王拉拢的朝臣,寺人或许还更可靠些。不过就算是寺人,也不是甚么人都能托孤的,只要神策中尉或枢密使才有能够影响朝局。据我所知,两位枢密使并没有接到过先帝的秘令。那就只能是神策中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