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袁世凯[第2页/共4页]
听任部下争斗,这也是御下之策!
“职部克日连战连捷,匪类狼奔豕突胆魄皆丧,合法犁庭扫穴尽诛此丑类之时虬髯军官仿佛认字未几,念的结结巴巴。
这令袁世凯百感交集。
梁士诒,字燕孙,邮传部侍郎,袁世凯的亲信,更是北洋的财神。他一向忧心忡忡,这天下崩乱的速率超乎统统人的设想,等着袁世凯办的大事堆满了案牍,而他竟然另有表情听杨度讲这些不着调的废话!
话里酸味满盈,尽是教唆诽谤的意味。袁世凯也不在乎。马龙标这些淮军出身的老北洋和冯国璋、段祺瑞这些新派人物夙来分歧,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部属相互争斗,比他们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还是要好的多!
“燕孙,这才分歧你口味?”袁世凯笑着问道。
满桌子的珍羞甘旨,固然不算是煮凤烹龙,但也是水陆杂陈,可他却一筷子都没动,而是从大海碗里拿出四个茶鸡蛋,一掌拍开,亲手剥了以后夹进白馒头里,吃的津津有味。
我袁世凯是甚么?我一个连举人功名都没有的粗坯,若无李中堂的提携,哪有明天?人家都说我是用康党的血染红的顶子,这话听多了,辩也无益!宫内里那位皇爹想杀我也不是一天了,反动党也想杀我,这些天我把家眷都从彰德接到北京了,天下想取我人头的不知凡几!如果我学李中堂,怕是这颗人头早就丢了八百次了!哎,我想学他白叟家,可真是不敢学啊!”
这件事儿,一向压在袁世凯的心上,比及李鸿章复出替太后老佛爷擦屁股,清算庚子国变的残局,袁世凯就更怕了!但是令他千万没想到的是,李鸿章没有找他的费事,临死的时候向朝廷保举的交班人,竟然就是他袁或人!
马龙标沉吟半晌无语。
虬髯军官鼻子一哼道:“这还不是朝廷给个男爵,把他给烧的!爵爷啊,与国同休啊人家还想闹件黄马褂穿穿呢!”
“我一向想学他白叟家的胸怀气度,可在朝廷里呆的越久,职位越高,就越感觉老中堂不易,也就越战战兢兢!”袁世凯感喟道。
“宫保不必伤怀了,当年李中堂平生都未能入主军机,而现在宫保贵为总理大臣,独立组阁!显赫胜李中堂十倍,更可喜的是今后再无小人掣肘,恰是展布青云之志的时候!”梁士诒安慰道。
这件事情,梁士诒、杨度都传闻过。甲午败北以后,李鸿章去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一时候国人皆曰可杀!当时军机大臣翁同龢恰是如日中天,却因为没有大学士的头衔,不能算是宰相。而大学士是有定额的,李鸿章如果本身不辞掉这个差事,翁同龢再心急也没用。
“龙标,你不要多心,冯国璋不过是甲士习性,想建功罢了!并无自外之心!”袁世凯和着稀泥道。
翁同龢好浮名,袁世凯就动了心机,跑到贤能寺李鸿章的寓所,变着法的想让他主动辞了大学士的头衔。成果被李鸿章一眼看破,就在贤能寺里把袁世凯骂个狗血淋头。
“甚么事儿?”袁世凯的汗毛直立了起来。
李中堂两榜进士翰林出身。墨客投笔从戎平长毛、灭捻匪,三千孤军顶住了数万发匪的进犯守住了上海,几十年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铁打功劳,创建北洋办理洋务,在群小攻讦下胼手胝足撑了起大清的半边天,朝廷里的当道诸公又恨他又怕他又拿他没有体例!当年有人攻讦他白叟家是康党,太后老佛爷拿这话问他,李中堂当时就承认了,说‘如果变法便是康党,那我就是康党!’,这话李中堂能说,我袁世凯能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