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新安郡王见闻录 > 第二十二章 阎家打算

第二十二章 阎家打算[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高氏微微一怔,拿着帕子拭去泪痕,含泪而笑:“确切不该提起……我们母女好不轻易再度相见,也该说些丧事才是。这些日子听你阿爷与兄长们提起来,大王似是病了?本日一见,气色倒是不错。”

高氏是位并不算富态的贵妇人,瞧着仿佛慈眉善目,但眼底深处却透着几分夺目之状。从她这些光阴安排的事亦可看得出来,她是连后代都能用上心计之人。李徽很难设想,这位贵妇是如何教养出了阎氏如许本性和顺的女儿。

许是家学渊源之故,这阎八郎由内而外透着一种温润高雅的气味,确切风采不凡。不过,与王子献比拟,他却缺了几分萧洒气度,亦少了些游历见闻的沉淀见地,仿佛悉心培养的宝贵花朵,透着几分不谙世事之感。

“我的儿,这些年你当真是刻苦了!”高氏悄悄地摩挲着阎氏的手,说着说着,眼泪便纷繁落在了手背上,濡湿一片,“当初我也想送一送你,但你阿爷他……”说到此处,她竟是泣不成声:“厥后传闻你好不轻易得的阿谁孩儿竟然短命了,为娘的心都碎了……一向替你悬着哪……”

李徽几近是立即反应过来,正色道:“我阿爷如果不生得这么肥壮,必然也会像二世父或者你阿爷那般仪态翩翩。”

李徽进入车中后,就见自家阿爷正咬牙切齿地拍着中间的凭几,不由得笑道:“究竟是谁触怒了阿爷?阿爷固然说!不管是不是亲戚,孩儿都会替阿爷出气!”

阎氏灵敏地发觉出她话中的未竟之意,淡淡隧道:“大郎是阿家教养长大的,三郎是我亲身养大的,天然操行俱佳。”

这绝非家世之别所带来的差别,而是人与人之间本性天禀的间隔罢。毕竟,阎家的服紫服绯高官并很多,而商州王家不过是琅琊王氏不起眼的房支,仿佛连五品官都未曾出过。并且,阎八郎是嫡脉嫡孙,王子献倒是旁支嫡出。二人如果易地而处,王子献恐怕早便名扬长安城了。

阎氏坐入高氏的车中,让周氏和长宁郡主都回车驾中去。阎家的小娘子亦扶着婢女返回了各自的牛车内,颠末李徽身边时,阵阵香风飘过,模糊还伴着或清脆或温和的笑声。新安郡王一无所觉,还是拨马回到小堂妹的车驾边。

但是,满腔仇恨又有何用?孩子短命了,再也不成复活。就在她几乎将本身堕入哀思泥塘中不能自拔的时候,她的管事娘子张氏(张傅母)抱来了刚出世的庶子李徽。李徽之生母身份寒微,一起跟着颠沛流浪,折腾得身材极其衰弱,产下孩子后不久便放手去了。而当她第一眼瞧见这个孩子的时候,他便朝她笑了笑,刹时便安抚了她的伤痛。今后,这个孩子将她从仇恨与怨怼中救了出来。

“……说实话,我也从未见过。”

李徽与他们实在过分陌生,并没有欣喜他们的志愿,只是略微点头,便跃上马,利落地登上了濮王殿下的车驾。阎家几个郎君见状,只得各自散去,带着些许忐忑不安,回到自家的车队中间。

这时候,李泰身边的亲信侍从俄然过来相请。李徽当即御马来到前头的车驾四周,就见阎家几个郎君有些面红耳赤地骑着马围在中间,竟像是有些手足无措。看起来,应当是濮王殿下发了脾气,他们才既羞臊又模糊带着几分担忧之意。

提起当年短命的孩子,阎氏亦是禁不住双目微红,嘴唇悄悄一动。贤人与秦皇后一贯重视后代的婚姻大事,早早地便给他们定下姻缘。她十一岁时便被选为李泰的王妃,次年就嫁入了皇家。但是,而后持续多年,竟是始终未能怀上一儿半女。直至将近十年以后,她才初次孕育孩儿,的确是欣喜而泣。想不到,不久以后正逢夺嫡事发,秦皇后病倒,竟没有人替她求一讨情,让她临时留在长安待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